>>> 2003年第11期

养生六字诀

作者:木 子




  所谓六字诀是指在呼气时发出“嘘、呵、呼、丝、吹、唏”六个字的音,再配合吸气,来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六字诀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的,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有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皆出气也。”
  练六字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呼吸、吐音;第二阶段转到处理意念、吐字出气流上。练“嘘”字功,睁眼练,其他字可以闭目。每个字吐6次。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
  预备功:双目凝神,舌抵上腭,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双膝微屈,双脚分开,周身放松,大脑人静,顺其自然,切忌用力。
  
  (1)念“嘘”字治肝病。
  
  本法对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练功时,两手相叠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相反;两脚着力,足大拇指稍用力,提肛缩肾。当念“嘘”字时,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内抽,牙齿横着用力。当用口向外喷气时,小腹后收,逼出脏腑之浊气,大凡与肝经有关之脏器,其陈腐之气全部呼出;轻闭口唇,用鼻吸入新鲜空气。吸气尽后,稍事休息,再念“嘘”字,并连做6次。
  
  (2)念“呵”字治心病。
  
  本法对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功时,加添两臂动作,这是因心经与心包经之脉都由胸走手。念“呵”字时,两臂随吸气抬起,呼气时两臂由胸前向下按,随手势之导引直人心经,沿心经运行,使中指与小指尖都有热胀之感。应注意念“呵”字之口型为口半张,腮用力,舌抵下腭,舌边顶齿。亦要连做6次。
  
  (3)念“呼”字治脾病。
  
  本法对脾虚下陷及脾虚所致消化不良有效。
  练“呼”字功时,撮口如管状,唇圆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此口型动作,可牵引冲脉上行之气喷出口外,而洋溢之微波则侵入心经,并顺手势达于小指之少冲穴。循十二经之气血充满周身。需注意的是,当念“呼”宇时,手势未动之先,足大拇指稍用力,则脉气由腿内侧人腹里,循脾人心,进而到小指尖端。右手高举,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按的同时呼气;再换左手高举、手心向上,右手心下按。呼气尽则闭口用鼻吸气,吸气尽稍休息做一个自然的短呼吸,再念“呼”字,连续做6次。
  
  (4)念“丝”字治肺病。
  
   本法对于肺病咳嗽、喘息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丝”字功时,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相对,舌尖微出,由齿缝向外发音。意念由足大:拇指之尖端令气上升,两臂循肺经之道路由中焦起,向左右展开,沿肺的经脉直达拇指端的少商穴内。当呼气尽时,即闭口用鼻吸气。休息一会,自然呼吸1次,再念“丝”字,连续做6次。
   
  (5)念“吹”字治肾病。
  
  本法补肾,对肾虚、早泄、滑精等症有效。
  练“吹”字功时,舌向里,微上翘,气由两边出。足跟用力,足心之涌泉穴,随上行之脉气提起,两足如行泥泞中,则肾经之脉气随念“吹”字之呼气上升,并人心包经。同时两臂撑圆如抱重物』区干下蹲,并虚抱两膝。呼气尽,吸气之时,横膈膜下降,小腹鼓起,如上述四个字吸气时之动作,连续做6次。
  
  (6)念“唏”字理三焦之气。
  
  本法对由于三焦气机失调所致耳鸣、耳聋、腋下肿痛、齿痛、喉痹症有效。
  练“唏”字功时,两唇微启,稍、向里扣,上下唇相对不闭合。舌平伸而微有,缩意,舌尖向下,用力向外呼气。两手心向上,经由膻中向上托,过头顶,一边托一边呼气后,再由面前顺势下降至丹田。当念“唏”字之时,四肢稍用力,少阳之气随呼气而上升,与冲脉并而悬通上下,则三焦之气理顺,脏腑之气血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