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2期

宠物可爱 狂犬病要防

作者:金 明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主要由狂犬病毒侵犯神经系统而引起,病情极为凶猛严重,一旦出现病症,无特效治疗,死亡率几乎100%。虽然一切温血动物都可传染狂犬病,但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犬,其次为病猫、病狼。近年来发现有少数无症状带病毒的犬和猫,咬人后也可使人致病。由于这种隐性带毒的猫、狗的存在,又无明显临床症状,很容易被人忽视。不少人与狗、猫亲密接触,其唾液会随同亲吻、舔触、咬伤、抓伤等过程进入人体。是否发病与咬伤部位、创伤程度、衣着厚薄、伤口处理情况以及是否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有关。
  人多因被已病或带病毒的而未发病的犬或猫咬伤或抓伤而感染。其潜伏期长短不一,少则1—3个月,多则几十年。起病时病人有低热、头痛、无力、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有喉部紧缩感。咬伤处出现麻木、发痒、疼痛、蚁行感等症状。上述症状持续1-4天后,病人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慌,恐水怕风、发作性咽部痉挛、极渴而不敢饮、呼吸困难,甚至阵发性全身痉挛性抽搐、狂躁、强行挣扎并会攻击或咬伤他人。最后出现弛缓性瘫痪,呼吸变慢而不规则,以至于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人被狗、猫咬伤后,应及时送医院处理,主要预防措施一是清创处理;二是疫苗接种。伤口处理:咬伤后立目口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彻底;中洗伤口至少30分钟,两者不可合用。深部伤口用注射器插入进行冲洗。局部伤口在3小时内处理,伤口不可缝合,也不宜包扎。然后再按规定的免疫程序使用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及血清最好在24小时内使用,最长不要超过72小时。并酌情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抗生素。
  只要及时处理,大多数人可避免发病。一旦错过治疗时间,出现临床症状,治愈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重视预防性措施和宣传教育是防治狂犬病的关键。对宠物,号召禁养,如需要喂养,应进行登记注册、拴养及免疫接种。 病人、病兽的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和环境应彻底消毒。不要玩弄或挑逗狗、猫等宠物,尤其是防范力差的幼儿,尽量避免接触猫、狗以免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