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8期

柳女士的“痛经”缘何久治不愈

作者:王金山




  柳女士上是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人长得很漂亮,也很能干,可令她苦恼的是,近年来受尽了“痛经”的折磨,为了早日消除这“难言之隐”,柳女士看了许多医生,中药、西药也不知吃了多少,可那讨厌的“痛经”仍然死死地缠着她。
  “我怎么这么倒霉呀!”近日,在朋友的介绍下,柳女士苦歪歪地向笔者倾诉。
  我仔细地翻着柳女士的一大摞病历。
  柳女士确实看了不少地方,有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诊断为“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等等,可为什么打针吃药就不见痊愈呢?经过进一步询问,原来,柳女士除了“痛经”外,还有腰痛病。
  “你这腰痛与痛经哪——样先发的?”我问。
  “呀,好像是腰痛先发的,那是在1年前我去黄山旅游,不小心将腰扭坏了,虽然后来吃吃药、贴贴膏药,腰痛好了点,但病根始终未除。后来不知怎么‘老朋友’也不正常了,每次来都痛得要死,检查又查不出什么大毛病。”柳女士说着说着眼泪都流下来了。
  我嘱柳女士坐在凳子上,用手触论她的腰椎,果然,第4腰椎棘突明显地偏向右侧,按压时疼痛,同时右侧腰肌痉挛。
  “你这‘痛经’很可能是腰椎小关节紊乱造成的……”我心中有数地说。
  “什么?‘老朋友’的毛病怎么会跟腰椎病挂上钩?”柳女士困惑地说。
  “有关系呢!”我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因刷牙、咳嗽、打喷嚏、搬东西甚至房事不当等动作,突然发生‘闪腰’或‘扭腰’,严重的可导致腰痛刷烈,疼痛像刀割、火烧、电击等,甚至不能站立行走,并有臀部、大腿或骶尾部的牵扯痛。这就是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又叫腰椎后关节脱位、腰椎骨错缝等。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可使骶丛神经、马尾补经和阴部神经等受到挤乐刺激,易造成逼尿肌和子宫韧带松弛,最终导致子宫内膜异位及宫颈‘擅离职守’,沿着阴道内壁滑,出现子宫脱垂,还能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症,等等。你‘痛经’的主要原因不在妇科而在骨伤。不治好你的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妇科的‘痛经’也就难以治愈。”
  我让:柳女士坐在方凳子上,然斤让一位实习医师固定住她的腿,给她施行了腰椎定位旋转术。
  “怎么样?腰痛是不是好多丁?”我问。
  “嗨,还真灵呢!”柳女士小心翼翼地站起来,活动活动腰,然后高兴地说,“腰好多了!”
  “但不要大意,——定要注意卧床休息,防止重新扭错位……”我交代道,嘱她俯卧床上,两手掌重叠按揉她的腰骶部,再用拇指反复揉按她骶部两侧的穴位,并重按三焦俞穴(第—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其次,用两手掌根反复揉搓她脊柱两侧,然后两拇指放于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揉数10次;再用掌搓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肾俞穴至小腹部有温热感;再用拇指分别揉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穴等。这样的手法做过5—10分钟后,我又嘱柳女士取仰卧位,先用拇指按压天枢(脐旁2寸)、五枢(在侧腹,髂前上棘之前0.5寸,约平脐下3寸处)、血海(髌骨内亡方2寸)、三:阴交穴(内跺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各3分种,再用双手拇指反复揉按脐下冲仟脉路线,最后按揉中脘(脐上4寸)、血海、足三里(髌骨下F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下3寸,胫骨前嵴外横指处)。最后,我双手多指拿揉柳女土的下肢大腿前群肌,拇指或大鱼际揉下肢小腿胃纤和脾经路线,拇指按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3~5分钟后结束。
  手法按摩结束后,又嘱柳女士的下次月经要来的前1周治疗2次,连续3个月治疗6次为1个疗程,如此即可基本保证她不再受“老朋友”的折磨。当然,在月经期要注意保暖,注意卫生、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等。
  “谢谢您,乍医师!”柳女士临走前由衷地感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