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都是鱼胆惹的祸

作者:赖吕近 邓 勇




  躺在病床上的小洁,因为病情严重,浑身疼痛,而不时地发出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她的母亲李某心如刀绞,哽咽着说出她这辈子都不愿回忆起的惨痛经历。
  年关将至,已经大学四年级的小洁和往常一样趁着寒假回家,准备和久违的家人、同学们在一起过个愉快的春节。但令人不快的是,不知道是因为期末考试的压力还是路途劳顿,小洁的嘴唇周围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水疱,咱们俗称“上火”。生性爱美的小洁心里却总是有个疙瘩,每天对镜梳妆唉声叹气:自己这副“尊容”又如何能见昔日的同窗、好友。
  “女儿是妈的心头肉”,母亲李某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想尽办法,终于求到个偏方:生吃鱼胆能泻火。正好家里房梁上还挂着一条青鱼,是几天前买的,看上去还挺新鲜。于是马上剖鱼取胆,送到小洁面前:“丫头,快,吃下去,吃了水疱就好了,灵着呢!”小洁看着眼前的鱼胆,既惊且疑,实在不怎么想吃,但她经不住妈妈的再三劝说,便把心一横,眼一闭,吞了下去。几个小时后,小洁忽感肚子疼痛难忍,头晕想吐,眼前一片模糊,“该不会是中毒了吧?”小洁有些害怕,便赶紧告诉妈妈,一家人很快便赶到了县医院。一检查肝、肾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医生立刻嘱咐护士马上进行血液透析,透析机是医院不久前从国外引进的,但医生单独操作起来很生疏,所以只能不断地向省城的大医院打电话请教。
  这时小洁的皮肤和巩膜已经发黄,整个人也开始抽搐了起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家人当下决定立即送小洁去省城就医。省医院接诊的大夫经过认真检查,立即组织抢救,洗胃、输液、透析……
  事后医院告诉小洁的家人:现在小洁的情况已经基本稳定了,鱼胆中毒虽然还没有很对症的治疗方案,但只要送医及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治愈的,只是由于中毒性疾病对人体肝脏和肾脏的损害比较大,更何况一旦这些器官受到损害,恢复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在出院后仍应注意使用一些保护肝肾的药物,比如:肝泰乐、护肝片、三精片及肾康冲剂等,还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中药制剂。医生接着说:这回幸亏你们及时将小洁送来医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尤其小洁服食的还不是新鲜的鱼胆,这样的后果往往更加严重。其实这种中毒现象,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很多的病人就是因为病情发展太快或是送医不及时,出现昏迷、休克、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终致肝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急性衰竭而死亡。同时医生也提醒大家注意,青鱼、草鱼;鲩鱼、鲤鱼、鲈鱼、鲢鱼等这些常见淡水鱼的胆均是有毒的,其毒性物质是胆汁毒素。这种毒素对人体损害极大,一经服食就会出现胸闷、恶心、频繁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且严重影响肝肾功能,导致黄疸、少尿、无尿、蛋白尿,严重者甚至出现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多因中毒休克、昏迷而死亡,潜伏期最短的只有半个小时。虽然民间方上记载有鱼胆可以明目、降火、止咳平喘的说法,但是临床上服食鱼胆导致中毒者却是屡见不鲜。发生鱼胆中毒时,应尽快送至医疗单位抢救。如果距离医疗单位较远,可就近找卫生员、社区医生寻求帮助。针对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给予口服654-2、山茛菪碱、阿托品之类的胃肠道解痉药物。有条件的应给予洗胃、输液等治疗,没有条件的也可给口服糖水、维生素C、生姜水,等等。同时应尽快联系医疗单位以便做进一步治疗。
  经过这次鱼胆事件之后,小洁和她的父母都认识到只有科学的治疗方法才能使疾病痊愈,而不是求助于道听途说的偏方。笔者也提醒大家,鱼胆中毒,重在预防,应尽量避免生食鱼胆,如若出现文中所述各项中毒症状,应及早送医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出现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