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5期
食物酸碱性与人体健康
作者:吴连芹
需要说明一下:食物的酸碱味并不等同于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是指生理上的概念,而食物的酸碱味则是指味觉上的概念。食物有多种味感,如我们平时喜食的水果中含有各种有机酸,在味觉上呈酸性或接近中性,但在生理上并不呈酸碱性,而是根据水果中存在的钾、钠、钙、镁等微量无素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的性质,在生理上呈碱性。同样,如食糖在味觉呈甜味,却是酸性食物。
酸碱度用pH值来表示。健康人血液 pH值在7.4左右,过低会引起酸中毒,过高会引起碱中毒。平时人体内的血液酸碱性只能有微小的改变。食物对人体的作用除了满足食欲和补充营养外,还有调节血液酸碱度的重要作用,人体能保持血液的弱碱性最有益于健康,而这种弱碱性是靠饮食中各种食品的合理搭配来保持的。但如果酸性食物占较大比例,会导致血液偏酸性,出现缺钙,血液色泽加深,粘度增大。老年人遇此情况,易致神经疼痛、血压增高、动脉硬化、胃溃疡、神经衰弱、胃酸过多、便秘、软骨病等。
要保持血液呈弱碱性,可从副食搭配上多动脑筋,即注意多食属于碱性食物的素食。要避免血液的偏酸性,一是多吃使血液变碱性的食物,如青菜、水果、豆类、胡萝卜、土豆、南瓜、海带、蜂蜜、蘑菇、牛奶及茶叶等;二是少吃使血液变酸性的食物,如大米、面粉、鱼、肉、蛋黄、花生、牡蛎、虾、啤酒、白糖、大麦等。注意科学的搭配,食物,防止酸碱失调,就会使自己的血液保持弱碱性,从而具备健康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