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7期

气、食、药三请平安度夏

作者:任 凯




  气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所谓气,指的就是人的精神状态。
  “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欲火;荣也忍辱也忍,平生不履于危机。”这一动静相宜、荣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劳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副妙方。
  要想有好的精神状态,要保证睡眠时间,起居要有规律;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午睡不能少,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觉疲劳。而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午饭不要吃得过饱,饭后稍作休息后再躺下,腹部要加盖毛巾被;不要躺在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着凉、感冒。
  夏天更要保持平静的心情,天气炎热,容易心浮气躁,加上工作效率也降低,感觉工作压力倍增。在这种情况下,力求“心静自然凉”,使用空调温度要适当,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上下班途中不适应,加剧焦虑感;休息时间听听轻音乐,适当放松。
  食“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是郑板桥写的厨房对联。饭菜清淡,饮水天然,才能使人身心俱佳,健康长寿。夏天天气热,人体热量消耗要比平常大得多,而此时又往往食欲不振,因此饮食要力求清淡,要多吃新鲜蔬菜、瘦肉、水果等,同时,夏季出汗多,菜肴应稍咸,补充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还可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出现的虚脱。
  夏季适量吃冷饮可防暑降温,但如果冷饮吃得太多,有害无益。因为胃肠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就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胃肠里的停留时间,影响营养的吸收。同时,由于夏季气温高,体内的热量不易散发,胃肠内的温度也比较高,如果骤然受到大量的冷刺激有可能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介绍一个食补小秘方:夏天吃西瓜最消暑,西瓜吃完了皮别急着丢,可以取代冬瓜用,有冬瓜的功能但口感又好于冬瓜,尤其是红肉的大西瓜皮,可取用白肉部分和排骨红烧,不但有凉补作用,还可以消除排骨的油腻。先将西瓜洗净,切去红色瓜肉及绿色瓜皮后切成块状,表面再划斜纹,比较容易入味。油烧热,爆炒排骨,加入酱油等调味料,水焖煮至滚,然后将西瓜皮倒入锅中和排骨同烧,见汤汁略收干即可,端上桌时可撒上葱花,香味四溢。
  药 夏天酷热的天气使很多人感觉不适,人们通常把所有的病因归结为“上火”,了解“火”在何处,真正对症下药,是去火的关键,中医讲的火主要有以下几种:
  五心烦热、盗汗、舌尖红苔少等属心中虚火,可服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口腔溃疡、口干苔厚、小便黄赤等属心中实火,可服导赤敞或牛黄清心丸。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属肺火,可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沙冬、麦冬泡茶饮。
  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可吃些有滋养胃阴作用的梨汁、甘蔗、蜂蜜等。
  肝火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有肾火者常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过早松动、五心烦躁、腰腿酸痛,可常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饮,或口服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