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8期
2万元治不好的病78元搞定
作者:殷 俊
花78元就能治愈的病,为何在别的多家医院花2万余元还没能确诊呢?
这里反映出医生的能力问题,但更重要的却是医疗行业一股想着法子牟利的不正之风。如果曾为周某接诊的那些医生都能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想想他们的难处,想想高昂的医疗费用会不会压垮那些低收人群体,那么周某是绝不至于花上这么多冤枉钱的。但现实中却往往不是这样。老百姓特别是低收人群体常感叹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到医院看大夫,常常是一上来就被多种检查“包围”,给人的感觉好似离开这些检查手段,现在的医生就不能治病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诊断疾病的各种仪器层出不穷。但各种疾病是因人而异的,仪器诊断只能是个辅助手段,看病治病最根本靠的还是医生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果一味地等靠仪器检查,才能下诊断结果,岂不是本末倒置?其实根据病状,有许多病无需做仪器检查,医生是完全可以正确诊断的。如果确是病因复杂,也应选择决定性的检查项目才是。那些没有多大意义的检查,岂不是给患者“雪上加霜”?转院治疗中,当前普遍存在本院“不认”外院检查结果的现象,致使患者重复检查,这也是患者经济负担不断加重的关键因素。农妇周某仅CT检查就在别的医院做过4次(胸部、腹部各2次),仅此一项就花费近2000元。
另外,医生处方上的各种高档药,也常令许多患者“不寒而栗”。就连治疗感冒这样的小病,花上几百元药费早已是司空见惯。一些医生为何热衷于给患者开高档医疗诊断仪器检查单和贵重药品处方单呢?追本溯源,是利益驱使,金钱作怪。据了解,当前医院普遍实行全成本核算,医生的工资、奖金与其“营业额”直接挂钩。现在时兴病人选医生,谁的医术精湛,找其看病的患者肯定就多,其报酬自然就应该高,这也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但关键是不能让“劳”变调走形而成为“捞”。
2万元治不好的病,78元就搞定,这并非一个个案。要改变这些怪现状,仅靠制度约束和医德医风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成熟的社会惩戒机制——不是一家医院的一条规定,而是吸纳了行业自律和患者举报等举措的“全效型”机制,对反机制行为必须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