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将军肚”与腰腿痛

作者:徐栋华




  “将军肚”即所谓的“啤酒肚”,多见于中老年人,但现在青年人也不乏腰围增粗、大腹便便者。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变,活动减少,导致体重超标,这种“将军”越来越多。但这种“将军”可不好当,常常引起腰酸腿痛。
  腰部有5个腰椎,以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连接,形成凸向前方的生理弯曲。前方是容纳许多内脏的腹部,后方和两侧是强有力的肌肉。
  腰椎一方面负担身体向下的重力,另一方面受到腹部及其内脏形成的向前的拉力。重力由椎体和椎间盘支撑,向骨盆和两下肢传导;前方的拉力则靠腰椎小关节稳定、腰背肌收缩和韧带紧张来对抗,取得平衡。
  “将军”们堆积于腹部的大量脂肪,使身体重心前移,前方拉力加大。要保持脊柱受力平衡,小关节和腰背肌负荷必然加大,韧带更加紧张。长期下来,肌肉疲劳,韧带劳损,就会引起腰酸背痛。
  腰椎间盘是人体较早发生蜕变的器官。由于前方负担加重,可使蜕变时间提早,程度加重。蜕变纤维环因急、慢性损伤,可发生破裂,中央的髓核向后方突出,压迫腰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通常表现为一侧腰痛,经臀部和大腿后方向小腿、足部放射,并伴有麻木。咳嗽、用力排便时症状加重。
  有的“将军”可能发生椎体滑脱。臃肿腹部的拉力,使第5或第4腰椎向前滑移,致使后方椎管内出现“台阶”样改变。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腰腿痛。一般为钝痛,常呈间歇性加重,站立、行走、弯腰活动时症状明显。
  由于力学上的变化,可导致骨质增生和韧带肥厚,使椎管容积变小,里面的神经受到压迫,血液供应不足,发生腰椎管狭窄症。有的“将军”行走一二百米或一二里路后,即感到下肢麻痛不适,肌肉无力,须弯腰或蹲下方能缓解。这通常称为间歇性跛行。腰椎小关节蜕变,也常引起腰痛症状。
  “将军肚”躯体沉重,加重下肢关节负担,促进老化蜕变过程提早发生,进展加快。最初表现为软骨表面干燥,失去光泽、发黄,弹性降低。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软骨磨损、变薄,并发生破碎,形成裂隙,渐渐破坏到全层。引起骨性关节炎(即蜕变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脱落下来的软骨碎片,又刺激滑膜充血、水肿,发生继发性滑膜炎,并引起周围肌肉收缩、痉挛。有时,吸收关节液内的营养,生长变大,在关节内乱窜,影响活动,甚至卡住关节,发生剧痛,医生将其称为“关节鼠”。患者慢慢感到关节酸痛,活动不灵便。最多见于负重大、活动度大的髋关节、膝关节。一个或几个关节发病。清晨起床,或久坐后觉得关节僵硬,活动后即感好转。但站立、行走过久又觉加重,不得不停下休息。阴天下雨时,症状更加厉害,患者因此怕冷,俗称“老寒腿”。有的人觉得关节内有摩擦感,严重的因关节积液而肿胀,关节活动度减小。x线片上可见关节面粗糙不平,关节边缘变锐利,或出现骨赘。关节间隙狭窄,不对称。严重者,关节发生不完全脱位。疼痛和功能障碍影响工作、生活。
  “将军肚”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进而影响骨关节系统。血糖升高,由于非酶的糖基化作用,一些蛋白质与糖结合成糖基化血红蛋白、血清蛋白、晶体蛋白、磷脂蛋白及膜蛋白等。在此基础上引起并发症。此外,由于血液供应差,神经营养不足,以及代谢障碍,神经可能发生变性,使深浅感觉丧失或减退。这时关节受到损伤,患者却毫无疼痛感觉,无法通过自我反射机制,控制运动,实行退缩、休息,由此可能受到更重的损伤。关节内和附近骨质反复损伤,导致韧带松弛,软骨软化或脱落,成为典型的糖尿病性关节炎。这种关节炎绝大部分见于足部。病变关节囊松弛,有的关节发生半脱位。活动时有摩擦声。局部发热、肿胀,却没有疼痛,双下肢袜套状的范围皮肤感觉丧失。x线摄片可见足跖骨和趾骨骨质疏松,关节旁骨皮质缺损,骨端骨质溶解、吸收、碎裂或发生增生、硬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等,治疗措施包括适当休息、腰背肌功能锻炼、牵引、理疗、推拿、针灸、内外用药等,必要时手术治疗。肥胖引起的糖尿病并发骨关节病症,主要是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治疗肥胖引起的退变性关节炎也应该从减肥开始。急性发作期间,短期休息,减少关节活动。各种透热疗法和手法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口服消炎镇痛药如布洛芬、消炎痛等,曲安奈德(或其他同类药)局部封闭注射,都有一定效果。关节畸形及关节功能障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通过关节镜手术,切除增生滑膜和骨赘,创伤小,安全性高。如果关节损害严重,可做人工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