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参团旅行教你防骗14招

作者:瑜 明




  第1招:看旅行社资质。旅行社分为不同类型。有国际社和国内社,应标明经营的范围。如果是出境旅游,一定要注意旅行社是否有出境游经营权。目前,国家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有: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第2招:看旅行社行业背景,也就是旅行社所属的公司是以经营旅游业为主,还是主营其他项目,旅游只是一个新拓展的领域。相比较而言,后者资历浅,投入精力不多,显然实力上稍逊一筹。
  第3招:看旅行社宣传材料。印刷精美、内容翔实的宣传册或产品说明是旅行产品品质的重要表现,而几张简单的打印文件很难让人相信旅行产品的实现上能有好品质的保证。
  第4招:记录各地旅游局的电话号码,对旅行社资质等问题不甚明了时,可以打电话咨询。 第5招:看旅行社是否提供行程表,行程表内容是否详尽。行程表就是旅行的日程安排,应包括住宿、用餐及景点几个方面,越详尽越好。一份出色的行程表甚至包括下榻酒店及用餐餐馆的电话,万一客人走散,可凭此及时与团队取得联系。另外,提供日程表越详尽,旅行社中途随意改动安排的可能性越小。
  第6招:看行程安排是否合理。有些旅行社的行程看似诱人:国家多、城市多、安排紧凑。可实际上在途中浪费很多时间,甚至走回头路。例如某旅行社组织的北京到以色列再到南非,再返回以色列返回北京,14天行程的旅行,仅飞行和在机场候机安检的时间就近60个小时,这样旅行下来,不仅是浮光掠影,而且人困马乏,更谈不上旅行观光的乐趣。
  第7招:探讨景点细节。看行程表时不仅要注意节目和景点,是否符合自己兴趣,而且要看游玩细节标注是否详细。
  第8招:明确每一项收费项目。了解伙食费是否包括在团费之内,弄清门票是只包含部分门票,还是全部。例如,到某海滨旅行,游泳是不收费的,而潜水、滑水、乘快艇出海等是均需自理的。可旅行社行程上只写“下午1时至4时,在某浴场游泳、滑水、乘快艇”。这就很容易令人误解。因此,行前—定问清,以免日后发生纠纷。
  第9招:问清用餐标准。民以食为天,出门在外,吃得好坏关系重大。事先问清用餐标准,一是估摸一下吃得好坏,二是如果途中旅行社因故未能安排餐食,退钱也有个标准。另外,还要问清几菜几汤,几荤几素。如果是出国旅行,最好问明中餐还是当地餐。在国外,中餐通常较贵。
  第10招:明确酒店的名称、地点及星级。通常来说像“入住北京王府饭店(五星级)或同级饭店”这样的写法比较规范。如果只写地点或星级就可能有问题。有的旅行社行程上写住“三关口”,到当地后发现,此处是深山,连人家都没有。显然这是旅行社没有事先踩线,而是按地图臆想出来一家宾馆。
  第11招:在旅行中导游在原规定的行程之外临时增加节目时,旅行者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对此感兴趣,然后要问明此项安排是否要另付费用,最后还要了解清楚新的安排会不会影响下一个景点的参观。只要以上任何一项,旅行者觉得不妥,就可以勇敢地说“不”,拒绝新的安排。
  第12招:对当地旅游景点的讲解介绍通常由旅游地接待社的导游(也称地陪)担任,如果导游不讲解,可直接告诉他,他将被投诉。因为团费当中应包含导游费的。
  第13招:保留好出发前签订的协议书、行程表以及旅行中旅行社违约或导游不负责任的证据,以备日后向旅行社的质量管理部门投诉时使用。
  第14招:如果发生纠纷,而旅行社的质量管理部门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就向各省、市旅游局质量管理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