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9期

莫伤了老人的自尊心

作者:王 飞




  李老太太今年70多岁了。儿女们都成了家,因为忙于事业,又要照看各自的子女,陪老人的时间很少,看望她的机会也不多。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凳子还没焐热就一个一个都走了”。虽然孙子们就读的学校离老人住处也不远,但是儿女们却认为一来老人年龄大了,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二来“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以坚持孩子还是自己带好,不让老人管。而且,前一段时期,儿子买了一套新房,居然没有和她商量。李老太太还发现,儿女们在决定一些诸如此类的家庭大事时,也根本不与她商量,往往事情过后她才知道。有时李老太太问起来,子女们往往会以“您老了,不懂现在的事”,或“您年纪大了,少操点心”的话来搪塞她。这让李老太太感到现在自己在儿女眼中只是个没用的老太太,于是她很少出门,并常喃喃自语:“不中用了,没人相信我了,他们不需要我了。”好在邻居们及时发现并通知了她的子女。儿女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间伤了老人的自尊心,认识到应该关注母亲的心理需求。
  自尊是一种相信自身存在价值的能力。自尊受挫或自尊不强,就有可能产生自卑、消沉、沮丧情绪以至丧失自信心。同样,老年人也有自尊心,也有强烈的、渴望被承认被肯定的心理需求。而且老年人的心理一般比较脆弱,子女们不经意的小事就会伤害到老人,会让老人产生错觉,认为自己老了,家庭和社会都不再需要他(她)了,常有被排除在外的感觉,严重者可发生自杀等行为,这都与老年人的自尊心受挫有很大关系。
  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重心转向家庭,所以在家庭中子女应该帮助老人重新构建自尊,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第一,为退休后的生活制定计划。退休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往往会更加强烈。子女可以与老人一起讨论制定一个退休后的生活、学习、活动计划,让老人生活充实。
  第二,要让老年人有机会展示个人特长,增强老年人自身的成就感。子女们应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为老人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俗话说:“不怕缺金少银,就怕骨肉不亲。”儿女应常为老人做顿可口的饭菜,在老人生病的时候,要悉心照料。老年人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容易固执己见,做子女的不要和老人较劲,更不能恶语相向。
  第四,让老人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打扫庭院、养花种草、接送孙儿等,让老人觉得自己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只有充分尊重老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才能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
  第五,多与老人交流,遇事尽量多听听老人的意见。老年人与年轻人在思维方式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许多年轻人并不愿听老人言,认为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老人插手,而这往往是老人不能接受的,认为儿孙不尊重自己。所以,遇到一些家庭大事最好征求一下老人的意见,让老人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