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透析老年人的轻生行为
作者:阿 刚
例1:男性患者,92岁,刎颈后被送来急诊。入院时全身血迹,幸未伤及颈总动脉故得以抢救成功。事后了解,患者虽与儿辈同住,但其子女也已年老体弱,故得不到照料,更缺少情感上的交流,便产生了自杀的念头。据家属回忆,过去也有过类似事件发生。这说明老人轻生的念头由来已久。
例2:女性患者,65岁,因吸入来苏儿溶液引起剧烈腹痛,被家人送来急诊室。经了解,老人患脑梗死已有5年。右侧偏瘫,行动十分不便,近两年来又常有慢性咳喘反复发作。虽然家属照顾甚周,但患者自身难以承受病魔煎熬,终于选择服毒了却残生。
例3:男性患者,67岁,3年前丧偶。因服敌敌畏被送入急诊,来院时呼吸浅快、神志不清,虽经全力抢救,终因中毒较重死亡。后来得知老人与儿子同住,经常发生口角。其子想以多方面虐待来赶走老人,老人亦曾有意讨个公道,终因年迈,无力诉诸法律,在无奈之中走上了服毒之路。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孤独、疾病、家庭关系的异常导致了老人的轻生行为。
据专家分析,老人自杀原因包括生理性的、心理性的和社会环境性的。与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抑郁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苦于疾病和抱有厌世观念的老人日渐增多。当躯体的病痛和心理上的失落感超过老年人的承受限度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现实世界中。年轻人可以有广泛的生存空间,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之余,可以运动、娱乐、访亲会友。而对老年人来说,体弱多病,行动不便;不被人需要,逐渐丧失原有的社会角色;同龄的亲友相继去世,特别是老年丧偶……这些都使老年人的活动范围日渐缩小,因此,不少老年人时时感到死神正在迫近。有人说,老年人最能体会时间概念,如能使老年人忘却时间,就能使其摆脱孤独,也才能保证他们顺利地走完人生历程。那么,怎样使老年人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呢?
帮助他们培养多种兴趣。老年人有较多空暇时间,这为培养他们广泛而良好的兴趣提供了条件。种花、喂鱼、养鸟、下棋、绘画、集邮、旅游等,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休闲,而要帮助他们深入进去,获得无限情趣。很多老年人就是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中消除了孤独感。
让老年人多与晚辈交朋友。从习惯上讲,老年人容易在同龄人身上找到认同感,悲伤时可以相互抚慰,快乐时能够共同宣泄。但同伴的相继去世,无形中会加重他们自身“来日苦短”之感。若能让老年人更多地与年轻人相处,可以从年轻人身上汲取朝气和活力;经常参加少儿活动,更容易让他们找回青春,重返生命的起跑线。
老有所学。老有所用。退休后仍然要参加一些社会工作,其意义绝不在于增加一些经济收入,更重要的在于调整自我,重新寻找健康的平衡点。从家庭的角度,一定要给老人寻找合适的机会,促进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可以让老人们参加自学或老年大学,不断充实新的知识,继续发挥业务专长。这样,一方面摆脱了孤独感,再一次体现出他们不衰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减缓智力的衰退,保持健康长驻。
除去从积极意义帮助老年人消除孤独感和自杀观念外,还应密切观察一些不良预兆。①如老人表现得更加抑郁、沉默寡言,或常流露厌世的言论,或与人探讨如何死得痛快等,作为家属对这些情况应时刻引起警惕,深入了解老人的真实思想;②敌敌畏、来苏儿等有毒物品以及水果刀、剪刀等危险锐器应放到老人不易拿取的地方;③对需要服用安眠药的老人,要每次监督老人适量服下,以免大量积聚。虽然最重要的是积极意义上的预防,但这些防范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尊重、体贴、同情、爱护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把更多的生存空间还给老年人,让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享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