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公约”养老引起的争议
作者:杜利人
“公约”养老的模式刚一问世,就引来人们众多的议论,市民对此褒贬不一!笔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市民,他们坦率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就是赞同、反对、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三方。
▲反方观点之一:那份关心早被“公约”滤掉了
说这话的是方老师。她从南京一所中学退下来已有很多年了,没有什么事,她就每天去股市,赚点零花钱,更是为凑凑热闹。
她说:如同强扭的瓜不甜一样,强制的“孝心”不贴心。如果是我接到这样的问候电话心里会怪怪的,以往的那份平静都没了。比如说,之前,孩子虽然很少来电话,但偶尔打个电话,听到一句半句关心的话,我知道是孩子的一片真心,假如现在我签订了这样一份“公约”,虽然每天都能接到孩子的电话,但那份真正的关心早就被公约滤掉了。怎么听都像是公事公办。这样的每天一电说到底就如同单位的打卡制度一样,迟到了要被扣奖金,并且迟到的次数多了有可能影响晋职什么的,孩子敢不按“章”办事吗?这样做“孝”是“孝”了,可后面的那颗“心”早就丢了。这样的电话不要也罢!
▲反方观点之二:与“自己”签约才可贵
在一所高校就读的大三男生小王,虽然暑假没有回家,但他一直与“自己有约”:与父母每周一“电”,雷打不动。小王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所以,他一考上大学,就立志要自立!这3年来,他的学费、书杂费包括手机费之类的费用都是自己打工挣来的。但是,无论他的功课、兼职多么忙,经济多么拮据,每到周末晚上6点,他一定会准时拨通老家的电话,与父母聊一聊自己的学习生活,也问候一下父母的近况。
▲正方观点之一:有聊胜于无
“有聊胜于无吧。”笔者的一位中年同事这样说。她给笔者讲述了发生在辽阳市的一则真实故事。去年,辽阳灯塔市柳条镇一位老太太吞下20根钢针试图自杀,之后获救,在老人说到自杀的原因时,她这样说:儿子没时间陪她,她太孤独了……你看看,一个老人因为孤独采取了自杀的极端方式。对于这样的老人,有这样一纸“公约”,强制子女探望老人,减少其孤独感,老人也就不至于采取自杀的方式了。
虽说,强制尽孝让人不太舒服,但对那些真正需要“孝心”的老人来说,就是一剂救命良药,即使这药多少有些“苦味”,但最终是利于健康的!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行了。比如,我们的规章制度,大多是强制式的,如果没有这些规章又会如何?毋须否认,在人们的素质尚未达到一定高度之前,这样的“公约”是有利的,没有心的孝也总是孝,这还是比不孝要好得多。也就是说有总比没有好,管它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
▲正方观点之二:人老了。没了好强心
“说到这样的‘公约’,我们老两口还是赞成的。”一位姓黄的老太太和她的先生这样告诉笔者,“人老了,也不像你们年轻人心气傲,爱争强好胜了。这样强制性的‘孝心’在你们看来可能还不如不要,可我们老人不这么看!一段时间后,家里的米面没了,门锁、电饭煲坏了,都需要人帮忙呀。我们老人已没了能力,不靠子女又去靠谁。另外,子女来了,说说笑笑,我们老人心情也好多了。我们也不去想子女来是因为有这张‘公约’,还是别的什么。”
看来,现实中确实有一部分老人像黄老太夫妇一样,寂寞孤独,不管怎么做,只要孩子能常回家看看就行了。这纸“公约”对这样的老人来说,还不失是一场及时雨。
第三方观点之一:习惯寂寞
朱女士退休已近20年,她听了笔者的提问,没有从赞成还是反对的角度阐述问题,她告诉笔者,人应该习惯寂寞。当人一旦习惯之后,就不会有这些想法了。很多年前,朱女士外地工作的女儿因病请她前去照顾,她一个人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放眼望去没有一个熟人。本来还可与病中的女儿作些交流,后来,女儿住了医院,只剩下她独自一人,而当时女儿的临时住处没有电视机之类的东西,而她愣是一个人关在屋内20余天,没事就翻翻女儿的书,她女儿的住处别的没有,多的就只有书,她借这个机会阅读了很多名著。她说,人一旦习惯了寂寞,没人打搅也是一种乐趣。否则的话,你老是不能改变自己,适应环境、适应生活,一味要求他人包括子女改变这又怎么行呢?
第三方观点之二: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持这种观点的老人不止一个,杨老先生是其中的代表。他认为:退休之后,应该建立新的生活秩序,这种秩序也包括建立新的人际社交圈。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首先两者存在着代沟,话不投机,所以老人应及时寻找自己的生活圈子,比如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爱好,这样就不会感到寂寞,此外可以参加各种老年活动。他再三强调:老人的乐子要靠自己找!最孝顺的子女也没法成天陪在你的左右,与其一心祈求子女陪伴,还不如扩展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子。一旦当你建立了自己不同于以往(退休前)的生活秩序,你就会自动放弃过去的生活模式,更不需要将一颗落寞的心寄托在子女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