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期
降糖药的最佳给药时间
作者:釜仲品
(1)胰岛素:人体在生理状况下,进餐后1小时左右体内血糖浓度达到高峰,随后逐渐被机体吸收或转化为糖原,储存于肝脏和其他组织中,3小时后血糖浓度趋于正常。
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功能异常,使得空腹血糖和尿糖都有昼夜节律性,在早晨有一峰值,而非糖尿病患者则无此节律性。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不论对健康人或糖尿病患者都有昼夜节律性,即在凌晨4时胰岛素的敏感性最强,小剂量给药即可获得较好效果。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上午10时降血糖作用较下午强。尽管如此,糖尿病患者在早晨的胰岛素用量还需增加,因为致糖尿因子的昼夜节律在早晨也有一峰值(早晨糖耐量试验最差),而且其作用增强的程度较胰岛素更大。
(2)甲苯磺丁脲:甲苯磺丁脲的半衰期以上午8时给药较长,服药后半小时的降血糖幅度明显大于18时给药者。该药口服半小时后,开始被吸收进入血液,2~4小时开始发挥降糖作用,4~6小时降糖作用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可持续6~12小时。由此可见,按照惯例,餐前或餐后半小时服药,血糖浓度达到高峰,而甲苯磺丁脲的药效却尚未发生作用,而当药效达到峰值时,血糖浓度已趋于最低值,这样给药不仅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还易发生药源性低血糖反应。根据生理、生化的变化规律,甲苯磺丁脲最佳给药时间是:上午8~9时,下午15~16时,这样可使药量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规律相适应,达到降血糖的最佳效果,而且不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3)甲福明(二甲双胍):该药不促进胰岛素分泌,其降糖作用主要是促进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使肌肉组织无氧酵解增加,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拮抗抗胰岛素因子减少葡萄糖经消化道吸收,服药后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使血糖下降,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口服降糖药。传统的用药方法是,开始时每次0.25克,每日3次,以后可根据病情调整用量。这势必与血糖浓度昼夜节律相悖,从而降低药效和增加不良反应。根据其降糖作用可持续8小时的原理,将服药时间改为早晨6~7时,下午14~15时,使药量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相适应,可减少用药量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