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皮肤瘙痒 警惕糖尿病作祟

作者:姚扶有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控制血糖,铲除诱发皮肤瘙痒症的病根。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只要血糖不再上升,皮肤瘙痒就会自然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内服外用,双管齐下。全身性瘙痒可内服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安泰乐、酮替芬、苯海拉明等,这些药有镇静止痒作用。外用药得根据皮肤瘙痒部位不同,区别使用。
  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后侧、背部、四肢伸侧、手背和足背,可选用皮炎平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作用,对皮肤刺激性比较强,上述部位表皮角质层较厚,能耐受此类药物对皮肤轻微的不良刺激。
  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侧,可选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此类药物对皮肤有止痒作用,对皮肤刺激性小。
  皮肤瘙痒发生在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肛门,可选用复方咪康唑霜、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宝龙康霜、复方康钠乐霜。上述部位皮肤分泌物较多,皮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这些部位皮肤发生瘙痒时,往往同时会伴有白色念珠菌、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而此类药物有抗过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所以很适合治疗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发生在足底、足趾间,可选用孚其药水联合特比奈芬霜或者咪康唑霜。先将孚其药水涂于患处,待其干透后再薄薄涂上丁克霜或者咪康唑霜。这些部位好发真菌感染,孚其药水是以酒精为溶剂的酊剂,有抗真菌、止痒作用,联合其他抗真菌霜剂,可加强抗真菌感染作用,以防真菌产生耐药性而影响疗效。
  乐观豁达,保持心情舒畅。糖尿病患者常因精神紧张、焦急、忧虑、发怒、恐惧、激动等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相反,当情绪紧张消除或感到安全和满足时,糖尿减少,胰岛素需要量也减少,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乐观和情绪稳定,避免压力过大,闲暇多培养种花植草、读书等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坚持锻炼,多多活动。适当的锻炼活动,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肌糖原的氧化代谢及心血管功能,使最大摄氧量增加,减少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同时,运动可促进葡萄糖透入肌肉细胞,促使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减少尿糖,并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
  调理饮食,从口开始。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成因是身体长期阴虚燥热,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血糖。因此饮食的首要原则是避免会引致身体燥热的食物,包括煎炸、辛辣之品及精加工的食物(如即食及罐头食物)。此外,亦应戒吃高脂肪及高糖食物(如肥肉、汽水、糖水、蛋糕及蜜饯等)。
  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应摄取充足的营养。多吃滋补且低热量的食物(如海参、鲍鱼、菇类、木耳等)、高纤维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蔬菜、水果(如橙子、蓝莓,但高糖分水果如西瓜、香蕉则应避免)。此外,饮食应定时定量,以清淡为主。减少外出进食,以免进食过多高脂肪食物。
  
  吃中药不要加糖
  
  有人喜欢服中药时加糖。临床认为,加蔗糖有一定的禁忌,凡患有腹胀中满、湿热内阻、舌苔厚腻症者不能吃蔗糖。如在服用化湿理气中药时加糖,反而起了雪上加霜的副作用。如把糖掺入寒性中药中服用,糖属温性,会降低药物疗效。所以吃中药最好不要加糖,为减轻中药的苦味,可待药稍凉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