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酒后用药 药后饮酒皆需小心
作者:李增烈
最近,在一位患者身上也发现类似的情况:王先生今年40岁,是一家餐馆的老板。前一天,他招待重要的“关系户”,喝白酒1斤,又陪搓麻将一夜,次日出现发热、咽痛。到医院一检查,体温38℃,白细胞15×109/升。患者起初隐瞒了喝酒的情况。医生给开了头孢曲松钠2克,经皮试阴性后进行输液。输液时,医生再次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始道出实情。紧急终止输液,但此时已输入约含有0.1克药物的液体。10分钟后患者面部抽搐,神志恍惚,吐字不清,面色潮红。留观3小时,患者症状逐渐减轻。24小时后随访,恢复正常。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头孢类药物过敏,还是输液反应?都不是,是酒精和药物“碰车”了!
酒精(乙醇)80%由小肠上段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而被“拦截”——肝脏中含有丰富的乙醇脱氢酶,可将乙醇脱氢(氧化)生成对人体危害更大的乙醛。乙醛在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乙酸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的毒性就被解除了。
如果将酒精进入人体比作发生“火灾”,醛脱氢酶就好比是“消火栓”!因为乙醛对人体的毒害比酒精本身更严重。头孢曲松钠抑制了转化乙醛的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不能被消除而在血中堆集起来,产生中毒症状,这种毒性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戒酒硫样反应,又称双硫仑样反应、双硫醒样反应等。
更多的临床实践发现,一些常用的药物都有抑制醛脱氢酶的作用,对于用药前后饮酒甚至使用过酒精的人,都可同样引起戒酒硫样反应。
这些药物有,抗生素类:氯霉素、灰黄霉素、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痢特灵;降糖药:甲苯磺丁胍(D860)、优降糖、氯磺丙胍、苯乙双胍;其他:抗凝药、妥拉苏林(扩张周围血管药)。就是它们,把酒精的“消火栓”“锈化”了!乙醛中毒(戒酒硫样反应)的症状往往在用药后5~10分钟即可出现:面部发热、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痛,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呕吐、恶心、出汗、口干、胸痛、低血压、心跳加快、视力模糊、精神错乱、休克等剧烈反应,可引起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衰乃至死亡。反应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饮酒量成正比。原有心脑血管病者、老人、儿童以及对酒精敏感者反应尤重。酒精中毒症状复杂多变,常使医生摸不着头脑。
治疗戒酒硫样反应,首要的是停用药物或酒精,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反应严重者除对症急救外,可用C—半胱氨酸、DL—同型半胱氨酸、青霉素胺等治疗。
认识本症,提高警惕,是预防本症的关键。作为患者,应用上述药物期间乃至停药5天之内不要饮酒和含酒精的饮料;接受其他疾病的药物治疗时(包括口服、注射、栓剂),若4~5日内有饮酒情况时,应主动向医生通报。作为医护人员,开处方或注射前多问患者一两句话,也许就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