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酸不溜丢的“酸倒牙”
作者:高 静
人的牙齿是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以及牙髓组成的。牙釉质在牙冠的最外层,是人体中最硬的物质。当各种原因导致牙釉质层缺损或被磨耗掉时,里面的牙本质层暴露在外,牙本质中有神经末梢分布,遇到酸、甜、冷、热等因素刺激,就会产生酸软无力或疼痛等感觉。此外,牙龈萎缩,牙齿颈部和根部外露,这些部位都是牙骨质层覆盖的地方,离神经近,也容易受到刺激造成疼痛。“酸倒牙”多发生在前牙切缘和后牙咬合面及牙颈部,可能是单个牙或多个牙,也可能是全口牙齿。“酸倒牙”现象在人们的生活中十分普遍。
那么,怎样防治“酸倒牙”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牙齿就不怎么好的人,要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不要吃太硬的食物,以减少牙齿的过度磨损。咀嚼食物要用双侧牙,饭后要漱口。
2.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用温水漱口。某些人刷牙方法不正确,用“拉锯式”横刷,时间久了会在牙颈部刷出一道“V”形沟,称为楔状缺损。由于楔状缺损的底部靠近牙髓神经,所以酸、甜、冷、热等因素都会对神经造成刺激,引发“酸倒牙”。正确的刷牙方法应为不损伤牙齿及牙周组织的竖刷法。刷上颌后牙时,将牙刷置于上颌后牙上,使刷毛与牙齿呈45度,然后转动刷头,由上向下刷,各部位重复刷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刷下颌后牙时,将牙刷置于下颌后牙上,刷毛与牙齿仍呈45度角,转动刷头,由下向上刷,各部位重复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上、下颌前牙唇面刷法与后牙相同。刷上前牙腭面和下前牙舌面时,可将刷头竖立,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合面时,将牙刷置于牙齿咬合面上,稍用力以水平方向来回刷。此外,牙刷应选用毛比较软、刷头较小的保健牙刷,并每3个月更换1次。
3.选用氟化钠或脱敏牙膏刷牙。刷牙时将膏体涂在牙齿敏感处3~5分钟,以便让药物成分充分与牙齿接触。每天早晚要各刷1次,每次不能少于3分钟。此外,含漱具有脱敏作用的药剂,常用的有3%的氯化锶溶液,每日含漱3~4次,每次3分钟,使药液充分接触牙齿过敏区。注意:在治疗期,每次刷牙要避免刺激过敏区。
4.食物疗法也能起到一些作用,如咀嚼茶叶、生核桃仁或用生大蒜的新鲜断面反复涂擦过敏区。这样可以起到封闭牙本质小管,形成继发性牙本质的作用,也就可以减小酸、甜、冷、热对牙髓的刺激,从而达到牙齿脱敏。咀嚼普通干茶叶3~5分钟,茶叶中的鞣酸可提高牙神经对刺激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牙神经的敏感性。
5.牙齿有楔状缺损或牙齿感觉过敏症严重的患者,要及时去正规专科医院进行脱敏治疗。用碘酚透热脱敏,每周1次,一般2~3次可见效;或用75%的氟化钠糊剂涂擦过敏牙齿;也可应用氟或钙离子导入法,治疗多数牙或全口牙脱钙而造成的“酸倒牙”。此外,对个别“酸倒牙”可在敏感区制备洞型,用补牙材料补好;也可使用套冠,以隔绝造成“酸倒牙”因素的刺激。
除了局部牙釉质缺损导致“酸倒牙”外,还有一些全身因素也会引发“酸倒牙”,如孕妇或产妇,以及胃肠疾病和手术后、营养代谢障碍、心血管病患者等会发生全口牙齿或大部分牙齿感觉过敏,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若发生应到正规医院的牙科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