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职位最高的百岁老人
作者:崔普权
张含英1900年5月10日出生于山东菏泽,当时正是八国联军侵入中国、黄河连年泛滥的时候。由于家乡处在黄泛区,年轻的张含英立志要治水救国。18岁那年,他考进了北洋大学土木系,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救国运动并被北洋大学开除。幸运的是,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收下了这位参加“五四”运动的学子。但是,后来由于国内时局太动荡,为了求学,20岁的他毅然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并取得了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开始潜心研究治黄之法,总结出一些治水实施纲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黄河的治理工作。张老年近花甲时还曾单人乘皮筏子漂流过壶口瀑布,古稀之年后还不断地去黄河视察,99岁时,他又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之作《余生议水录》。
张老在百岁高龄时仍坚持天天读报、剪报、写札记,保持着敏锐的思维。张老说:“我虽不能再亲临黄河,但我还要摇旗呐喊。”他认为他有3个生日:1900年他出生;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多年的治水愿望得以实现;1981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张老生活观念豁达、乐观、向上。
谈到长寿之道,张老总结了三点。第一,精神追求不能丢。张老除了每天关心水利建设外,打太极拳、练书法,忙得不亦乐乎。第二,吃、睡有质量。张老生活不奢侈但重质量,早晨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睡眠方面,他认为每天8小时的睡眠是必要的。休息不好,谈不上集中精力工作,与其白天打盹,不如晚上睡够。第三,锻炼身体要持之以恒。张老特别爱打太极拳,他从中年时就打拳,这一打就是半个世纪,他说,无论练何种功,何时练,练功者必须保持乐观的情绪,收心敛性,消除杂念,达到“凝神一致,专心不移”的精神境界。这也就是古书上所谓的“调心”(即练意)。这种将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的锻炼方法比现代体育中意志、毅力的锻炼更胜一筹。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老年体操等是以肢体活动为主的运动.以强健筋骨,增加肌力,疏通气血,灵活肢体为主要目的。然而,锻炼的前提都要求心凝神注,摒除杂念。以太极拳为例,就是典型的内静外动锻炼法,它既要求练拳者心静如平潭夜月,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又必须动作如行云流水,有拳技的特色;再配合好呼吸,以意导气,“气沉丹田”,则使静、动、意、气浑然一体。
四世同堂的张老跨越了3个世纪,于2002年岁末驾鹤西去。然而,世纪老人给我们的启示并不仅仅是长寿之道,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精神、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老人真的是从容、自然、快乐地走过了人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