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切勿盲目“预防吊水”

作者:董 强




  张老伯今年78岁,因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每到秋冬季总觉得双腿走路无力、发软,走路像是“拖”着脚。他听朋友的建议,每年冬天来临时,就去县医院吊盐水,每天一瓶,用一些丹参、维脑路通、脉络宁或是维生素c等药,说是可以“扩血管、防止脑血栓形成”。但张老伯疑惑这样做是否合理,是否安全?
  答案是否定的!定期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观念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所谓的丹参、脉络宁等扩张血管的药物并没有预防此类疾病的作用,相反,如果使用不当还可能造成血管过度扩张破裂,导致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此类药物并非像某些医生所说的那样绝对安全。
  无论冠心病还是脑梗死,它们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都是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变得不光滑,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像常年使用的水管老化生锈后一样,管腔变得狭窄,血流方式改变,容易形成血栓。有的管壁甚至有粥样斑块破裂、脱落成为栓子,随着血流进入心脏和脑部的各个血管,形成心脑血管栓塞,从而出现心悸、胸痛、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除高血压、糖尿病外,还有年龄增长、高血脂、高血黏、肥胖、吸烟、饮酒、家族遗传、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众多因素。
  我们再看丹参注射液、脉络宁(以金银花、玄参、牛膝为主要成分)等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丹参注射液为例,其注射液成分主要有丹参酮,丹参酮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和钙离子拮抗作用;水溶性成分有儿茶酚、丹参酚和丹参素等,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及抗凝等作用。这些药理作用主要是针对缺血性疾病发生后产生的病理改变而发挥作用的,对已经发生动脉硬化的血管本身并无保护作用。目前,没有任何一项临床研究提示此类药物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效。
  丹参注射液、脉络宁等药物也并非全无作用,在心脑血管病发作的急性期,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发挥作用,改善预后。但仅限于急性期使用。一旦发生过心脑血管病,就应该正规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治疗,预防复发。
  那么,具有此类危险因素的老年人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呢?
  主要是针对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逐个控制。吸烟者戒烟,酗酒者限酒,多吃蔬菜水果,减轻体重,低脂饮食(指少吃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高脂肪食物),适度运动。高血压患者应该采取低盐饮食(每日进盐量小于6克),最重要的是坚持口服降压药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饮食、正规用药,将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这两种疾病均需经常到专业医生处随访,长期监测,方能保持较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