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胆结石有可能发生癌变

作者:王玉林




  过去,人们熟悉的只是胆结石、胆囊炎,现在胆囊癌也很常见了。
  专家们普遍认为不典型增生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在胆结石或其他胆囊疾病切除的标本中,83%有上皮增生,13.5%是非典型增生,3.5%发生原位癌。因此,以下5类胆结石患者,应视为胆囊癌变的高危人群:①中老年女性胆结石患者;②病程长,胆结石病史在5年以上者;③胆结石患者,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者;④胆结石直径大于1厘米以及嵌顿部结石者;⑤胆结石患者,近期上腹部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疼痛,并有明显消瘦者。
  胆囊癌重在预防。如果胆结石合并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萎缩或胆囊壁明显增厚,已发展成瓷器样胆囊,或以往曾接受过胆囊造瘘术者;无症状的胆结石直径大小3厘米,年龄超过50岁者,特别是女性,应考虑做预防性胆囊切除,以防不测。
  如何预防胆囊炎、胆结石?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有节制,食不过饱,而且不要偏食,避免暴饮暴食。平时以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宜多食用高碳水化合物、高纤维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忌生冷以及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严格控制食用肥肉、辛辣食物、油炸食品,以及含油脂多的干果、种仁类(核桃、花生仁、腰果等)及蛋黄、动物内脏、鱼子等,多吃萝卜、青菜、豆类等,多食新鲜水果。此外,要不饮或少饮酒。
  其次,进食要有规律,这是预防结石的最好方法。饮食要定时、定量。要重视早餐,因为空腹时胆汁分泌减少,而胆固醇含量不变,形成高胆固醇胆汁,时间长了易形成结石。此外,平时要多吃利胆食物。研究者发现,菠菜、洋葱、番茄、四季豆、玉米、青椒、南瓜、红皮白萝卜、莲藕等有不同程度的溶石作用。
  肥胖和体重迅速下降都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不爱好运动、有静坐习惯、腹壁松弛、饮食中长期缺乏脂肪、胆囊肌张力减低者,都可使胆汁慢性淤积而形成结石。因此,对久坐的人应强调进行户外活动,可选择做操、跑步、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提倡腹式呼吸,能对胆、胰、肠胃起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使胆汁分泌排泄通畅,减少胆石形成。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车 骧
  
  在脑梗死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做腔隙性脑梗死。它是由于脑部细小动脉阻塞,产生微小的脑梗死灶,留下形态不规则的腔隙,故叫做腔隙性脑梗死。医学研究发现,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持续性高血压。由于长期高血压对血管壁的作用,使得血管壁产生节段性脂质透明变性、坏死,并形成微小的动脉粥样瘤等改变,这些变化使得血栓很容易在该处形成。另一种原因是动脉扭曲、移位,使血流淤结,促使微血栓形成。此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也与腔隙性脑梗死有密切关系。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较小,其病情也较轻,患者一般都不会有意识障碍,有1/5的人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有相当部分患者仅有轻度的感觉异常、肢体无力、头晕等表现或无任何症状,需要去医院做CT及磁共振检查才能发现、证实。由于梗死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的多样化,可分为五种类型:
  ①纯感觉性脑卒中:表现一侧面部或肢体有冷、热、刺痛、肿胀、牵拉或触觉过敏;②纯运动性轻偏瘫:一侧面部、上下肢无力;③共济失调性轻偏瘫:一侧下肢无力,走路不稳;④构音不全一手笨综合征:发音、讲话困难,轻度吞咽困难,手笨拙、无力;⑤感觉运动性脑卒中:一侧肢体感觉和运动均有异常。因此,当一个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出现上述表现时,应该想到本病的可能。
  腔隙性脑梗死病情多较轻微,常在2周内恢复,但是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言语含糊、肢体运动不协调等表现,绝不能忽视,应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治疗上可通过药物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流速度,但更重要的是预防复发。所以,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以便能及早发现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对这些病只要经过有效的干预,如降压、降脂、控制血糖,并远离吸烟、酗酒、不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如果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或血管狭窄,还应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类的抗血小板药物,以防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