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酷暑别让皮肤受“酷刑”

作者:徐 飞




  炎炎夏日,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较大,而且高温潮湿的环境也特别适合一些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生存繁殖,从而致病,所以夏天要注意皮肤的清洁保健。
  过敏性皮炎夏天,人们常穿短衫短裤,裸露的肢体容易接触一些刺激物引起过敏反应。受损的皮肤,轻者发红、发痒,重者发生丘疹、水疱,破溃后糜烂、渗液,有疼痛感。
  对于过敏性皮炎,最好的治疗就是了解自己对什么物质过敏,然后尽可能避免接触。常见的致敏原有:各种动物皮毛及某些小动物,如蜂、螨、蝶、蛾等;各类化学物质,如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学纤维等;各种植物的叶子、花粉以及果实。在树林或者灌木丛生的地方活动时,应该穿长袖衫、长裤。露营时要采取措施防止蚊虫叮咬。出行时身边应携带一些药物,以防万一。对于比较轻的皮炎,可以口服一些抗组胺类药(扑尔敏等),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泼尼松)等。
  日光性皮炎又称晒斑。在烈日下暴晒数小时后,暴露在外的面、颈、手背皮肤发红、肿胀,有灼热、刺痛感,重者可发生水疱,几天后红肿消退,皮肤脱屑,肤色加深。严重时会有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对光线过敏的人要避免烈日暴晒。一天中光线最强的时间为10~14时,这段时间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应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如戴墨镜,撑遮阳伞,穿长袖衫、长裤,衣服以浅色为佳。涂防晒霜也是很好的预防方法。一旦晒伤,晒斑可用冰水湿敷或者用炉甘石洗剂擦洗。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并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毛囊炎和疖肿 夏天由于高温、潮湿、多汗,皮肤很容易滋生细菌,发生毛囊炎和疖肿,头、颈、臂、腋下及面部尤其多见。
  预防疖肿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沐浴、换洗衣服,脱离污浊的环境后要及时清洁皮肤,另外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疖肿要避免挤压,对面、鼻、唇部的疖肿要格外小心。尤其是两侧嘴角至鼻根部位,医学上称之为“危险三角区”,在这个部位发生疖肿后,若随意挤压、热敷等,都可导致脓液和静脉内的细菌栓子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血栓性静脉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当面部发生疖肿时,早期可用碘酊涂抹于患处,连用数次,疖肿即可逐渐消退。如疖肿增大,应尽快求助于医生,采用切开引流等方法治疗。
  花斑癣俗称“汗斑”。初发为绿豆大的斑疹,常有秕糠样细小鳞屑,搔抓时更明显。皮疹会逐渐增多并向周围扩大,相互融合成片,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斑块。
  预防汗斑最好的方法是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选择宽松、透气、易于吸汗的衣物,出汗后要及时清洁汗渍,换上干爽的衣服。避免长期处在高温潮湿的工作环境,勤于沐浴。局部用药可选用克霉唑霜或冰醋酸液,每天擦2~3次。一般用药后会很快消退,但停药后又会复发,因此用药要坚持4~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