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舞场上的“艳福”

作者:汤礼春




  每天早晨和傍晚,在城市的公园里、广场上,总有一批中老年朋友为健身而翩翩起舞。那悦耳的音乐映衬着花红柳绿的背景,给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遐思和向往。然而就在这美丽动人的场景背后,也有见不得人的隐私。
  64岁的张师傅,原是某国有企业的老工人,去年春天老伴先他而去了。老伴走了后,张师傅顿感寂寞,同一幢楼的赵大姐,动员他去滨江公园跳舞,说既可健身,又能带来快乐。就这样张师傅迷上了跳舞。有一天,赵大姐身体有些不适没来舞场,张师傅只有在舞池里寻找新的舞伴,他正在东瞅西瞅,一个40余岁的妇女过来了,对张师傅说:“大哥,我来跟你跳好吗?”
  张师傅见这个中年妇女打扮得颇有些风姿,不免心里一动,很欢喜地和她跳了起来。跳着跳着,那中年妇女有意贴紧他……
  这天晚上,张师傅好半天都没睡着。第二天早上,张师傅早早地来到了舞场,可他扫了一眼,那中年妇女还没来。张师傅也无心跟别人跳,围着舞场转来转去,正转着,那中年妇女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一声“大哥,你来得真早”,叫得张师傅心花怒放。
  跟这位叫银花的中年妇女一连跳了几天后,彼此也就熟悉了。这一天晚上,跳罢舞后,张师傅请她吃夜宵。吃完夜宵后,张师傅指了指旁边一座楼说:“我就住在这幢楼,你上去坐坐吧!”银花欣然同意了……这晚,张师傅和银花睡在了一起。
  有了第一夜,就不愁第二夜,几天下来,张师傅和银花彼此都有些离不开了。银花干脆就打着照顾张师傅生活的旗号,搬来和张师傅住在一起了。
  这天,张师傅到原来的单位去报销医药费回来,按了半天门铃,门也没开,因为临走时,银花说她不会出门,张师傅也就没有带钥匙。张师傅喊了半天无人应声,担心出了什么事,赶紧到街上找了一个开锁的锁匠来开门,门开了,张师傅进去一看,银花不在,屋里好像有翻箱倒柜的迹象。张师傅心里“咯噔”了一下,打开抽屉一看存折不见了,身份证也不见了。张师傅自觉不妙,赶紧到银行去挂失,银行方面却说:钱已被取走了。张师傅顿时觉得眼前一黑,昏了过去,那是他积攒了一辈子的七八万元钱啊!
  张师傅被救醒后,来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根据张师傅提供的情况,找到银花所说的工厂一查,根本就没有银花这个人。张师傅才明白:银花从一开始就是在设套子骗他。他追悔莫及。
  公安局在根据张师傅的描述画出银花的画像后,在网上发布张贴,最终查出银花系这座城市附近郊县的一个农村妇女,真名叫徐清云。将徐清云拘留审问后,一个在舞场上专门引诱老人上当的农村妇女犯罪团伙浮出了水面。
  这一群农村妇女全部来自徐清云所在的乡村。她的领头人是一个40岁的中年妇女,叫杨水花。几年前,杨水花来到这座大城市和在这里打工的丈夫相聚。有一天,丈夫到工地去了,杨水花无所事事,在街头闲逛,溜达到一个广场上,这里有一群中老年人正在搂抱着跳舞。杨水花正站在边上看热闹,这时,一个打扮入时的60岁左右的老先生走过来邀请她跳舞,杨水花有点受宠若惊,笑着连说自己不会跳,那老先生说:“不会跳,我教你嘛!”这杨水花悟性较好,半天下来,居然就学得有模有样了。临别时,那老先生附在杨水花耳边说,只要她每天陪他跳舞,就一个月给她300元的陪跳费。杨水花听了喜出望外。跳了半个月后,这一天老先生又附在杨水花耳边说,要杨水花陪他上床,给她200元钱。这杨水花稍一犹豫,就同意了。自此,杨水花摸到了在舞场陪老年人跳舞挣钱的路子。
  有一次,杨水花打扮得很光鲜的样子回乡看爹妈,村里那些少妇、嫂子们见她像变了个人似的,纷纷向她打听来钱的秘密。这杨水花生性爱炫耀,嘴关不住风,就将在舞场上陪老年人跳舞,来钱又快又轻松的事透了出来。这样一来,村里大部分妇女开始突击学习跳舞,然后全部来到这座大城市,分散到了各个中老年人常去的舞场。当然绝大部分妇女在陪老人跳舞中比较守规矩,只收一点陪跳费、小费而已;也有一小部分妇女借机拉老年人下水,想一次就大大地捞上一笔,因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当张师傅的案子大白于天下后,我们在痛惜这些曾经的良家妇女为了金钱而堕落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同时,也要向那些上当受骗的老年朋友们敲敲警钟:老年朋友们,请你们在健身休闲的舞场既要警惕,又要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