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用药原则改不得

作者:雪 生




  王大妈患胆结石病多年,结石不大也不小,吃了不少药也没将它排出来,每次疼痛发作都采取保守疗法,静脉滴注硫酸镁和抗生素。一天凌晨3点多钟,胆绞痛又把她痛醒了,她不想上医院。她想每次发病时医生都是用硫酸镁来止痛,既然静脉滴注能止痛,口服不也一样能止痛吗?于是吩咐老伴将用剩的几支硫酸镁帮她敲开喝了下去。喝下这些药后,疼痛倒是减轻了许多,可是一晚上却跑了五六趟厕所,最后只得上医院。医生在问明用药史后告诉她,拉肚子的原因就是将注射用的硫酸镁用于口服,其导泻作用引起了腹泻。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使用药物时随便改变剂型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将针剂改为内服、外用
  
  不少人认为,针剂制作时经过了严格的消毒,药品质量标准很高,改作内服、外用、滴眼应该不成问题,于是就将庆大霉素注射液用作口服、红霉素注射液外用、新福林注射液用来滴眼等。
  医生纠正:不同剂型的药物吸收途径各异,有的药物因本身因素决定,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如将针剂改为口服,则会出现药物吸收不全或不吸收,导致血中药物浓度降低而影响疗效。有些药物的针剂中添加的附加剂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随便乱用有时还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如将新福林针剂改为滴眼液,由于针剂和滴眼液的渗透压、酸碱度要求不同,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
  
  将舌下含化改为口服
  
  有些药物的给药途径必须是舌下含化,可有些人嫌舌下含化麻烦,而且想当然地认为这样作用效果慢,于是就将它改为口服,特别是一些急性子患者常常是一吞了事,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迭。
  医生纠正:就拿最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片和速效救心丸来说,舌下含化时药物能在唾液中迅速溶解、扩散,经口腔黏膜的毛细血管迅速而完全地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只需3~5分钟即可奏效。如果改为口服,不仅使药物吸收的速度减慢,还会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胃肠道和肝脏内受到破坏,其疗效仅为舌下含化的10%。
  
  将口服片改阴道塞药
  
  有些妇女患了妇科炎症后,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口服抗生素片能消炎,将它塞入阴道内,直接与细菌、霉菌、滴虫接触,疗效肯定会比口服要好得多,于是就将复方新诺明片、制霉菌素片、灭滴灵片等用于阴道塞药。
  医生纠正:无论是复方新诺明片,还是制霉菌素片、灭滴灵片等均是口服制剂,不含发泡剂,直接置于阴道内不能崩解释放进入人体,疗效甚微,有时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将包衣片分割后服用
  
  有人在服用口服药片时,嫌大颗粒药片不便吞咽,就用刀切割或将整片药物掰成小片后服用,觉得这样使药片体积变小,便于顺利吞服。
  医生纠正:包衣片分为糖衣片、胃溶片、肠溶片等。如果弄破包衣,便失去了其特定的掩盖某些不良气味(遮味)、保护和隔离的作用。肠溶片是在肠内溶解发挥作用的,如胰酶、红霉素等,如果打破外衣,让片芯外露后服下,药片遇到胃酸就会被破坏,从而降低或失去疗效。有的肠溶片如阿司匹林,如果在服用时弄碎了包衣则会对胃黏膜产生较强的刺激,使患者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致胃出血。此外,像芬必得、拜新同等缓释片剂在生产时采用了激光控释技术分层制剂,以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一旦破坏了缓释层,也就使药物失去了长效性。再说,将圆药片弄碎后变成尖药片,反而不利于吞咽,有时还会划伤食管。
  
  将胶囊剂改为冲剂服用
  
  有些患者喜欢将胶囊里的药粉倾倒出来冲服,认为这样既便于吞服又会使药物溶解吸收得更快。
  医生纠正:这样不仅使胶囊失去原有的遮味作用,还会使某些需要到肠内溶解吸收的药物提前释放出来,不能让药物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利于药物保持持久的药效。有些药物每天只需服用1~2次即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为了达到这个恒定的治疗浓度,药厂经专门设计将其制成缓释胶囊,如新康泰克胶囊,内装药颗粒为不等速释放的若干部分,并以不同色泽区分其作用,就像接力棒一样,以一种缓慢的速度逐渐释放出来,发挥效力,如将其倒出会使颗粒不均匀,改变了它的释放速度和方式,不仅难以维持应有的疗效,还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