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功能饮料不可盲目饮用

作者:吕 斌




  天气转热后,市面上各种打着“补充营养素”“提高免疫力”等旗号的功能饮料纷纷摆上了商场、超市的货架。这些以“功能”二字为最大卖点的饮料效用究竟如何?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和选择呢?营养专家表示:功能饮料并不适合每个人,更不能以功能饮料代替日常饮水。
  
  消费人群以年轻人为主
  
  在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饮料区,被冠以运动型、维生素型等名称的功能饮料几乎占据了“半边天”,尽管其价格比矿泉水、可乐、茶饮料都要高,但前来购买者不少。大部分购买者是年轻人。有些学生马上要参加体育考试。听说喝了功能饮料就可以迅速增强体力,也来购买。
  “功能饮料卖得还不错。”超市的工作人员如是说。但笔者随机询问了几位选购了功能饮料的消费者,发现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分辨名目繁多的功能饮料,消费者购买功能饮料的理由往往是“应该有保健作用吧”“我喜欢它的味道”或者是“看了电视上的广告”。至于这些饮料到底有哪些功能,消费者表示并不了解。
  
  功能饮料尚无统一标准
  
  功能饮料的配料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在水中添加了维生素、牛磺酸、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等成分。商家还精心打出了“抗疲劳,调节血脂,改善免疫功能”等健康概念。目前,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饮料厂商纷纷推出功能饮料产品,并进行广泛的宣传。一些厂家还借着健康新概念进行热炒,什么运动饮料、营养素水、平衡饮料、电解质补充饮料、纤维饮料、植物饮料、活性维生素水饮品、益生饮料等新颖“标牌”,让消费者不知如何是好。一些厂家对功能饮料进行的炒作,已经大大超出了饮料的功能,有的甚至把功能饮料夸大成“神水”,误导消费者。
  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功能饮料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即使是在准备提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审批的新国标《饮料通则》中,也没有“功能饮料”这一分类,功能饮料生产商执行的都是自己的企业标准。对此,某品牌饮料的代理商一语泄露天机:“目前市场上的功能饮料往往是在水中添加了诸如维生素、矿物质、咖啡因等营养因子或非营养因子。所谓‘激发潜能’‘抗疲劳’‘抗氧化’‘改善免疫功能’等宣传,很多都属于商家为市场竞争而炒作的健康概念。”
  
  盲目饮用功能饮料有损健康
  
  功能饮料是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功能饮料的产品成分有它的特殊性,目标群体是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例如,一些功能饮料中含有咖啡因、牛磺酸等刺激中枢神经的成分,成年人饮用可以提神抗疲劳,但儿童应该慎用。而对于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功能饮料通常含有的钠元素会增加机体负担,引起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因此,在没有运动流汗的情况下,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人群也不适宜饮用。
  专家还提醒说,喝饮料不等于饮水,饮料中的糖分能抑制人体的摄食中枢,使人产生饱感,而且还容易造成脱水,因而喝饮料只能解一时之渴,不能代替饮水。另外,儿童、老年人长期饮用饮料,容易影响摄食和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儿童摄入大量含糖的饮料,很容易发胖,过度肥胖也是营养失衡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