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人心是一本存折

作者:邓兴东




  十六年前的一个夏天,罗斯小姐作为一名公司职员从新加坡去美国芝加哥参加一个家用产品展览会。午餐就在快餐厅里自行解决。当时人很多,罗斯小姐刚刚坐下,就有人用日语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她抬头一看,是一位白发长者正端着饭碗站在面前。她赶忙指着对面的位子说:“请坐。”接着起身去拿刀、又、纸巾一类的东西,担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帮他也拿了一份。一顿快餐很快吃完了,老人临走时递过来一张名片,说:“如果以后有需要,请与我联络。”罗斯小姐一看,哟,原来老人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社长。
  一个月以后,罗斯小姐自己注册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户突然不做了。怎么办,真的刚刚起步就要破产吗?她忽然想起那位日本老人来,就抱着一线希望写了一封简单的信,说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我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如果您来新加坡希望您能来看一看。信发出后一个星期,罗斯小姐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说即日启程去新加坡。两天后,他真的来了,还带来了六七个公司职员。他们拿出样品让她试加工,在肯定了产品质量之后,当场下了足够罗斯小姐做一年的大订单。罗斯小姐惊喜地问:“您在新加坡有很多大客户,而我这只是家小公司,您真的信得过我吗?”老人从皮箱里拿出一本书来,书名叫做《人心的贮存》,说:“当初你在芝加哥给我小小的帮助时,你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回报。就像我在书中所写的:‘人心就像一本存折,只有打开来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而每本心的存折正是用一点一滴的善积累起来的啊。”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偶然的事情将会决定你的未来命运,但前提是你必须助人和受助。
  “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要想人爱己,必先己爱人。我们应当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
  究竟怎样去行善,并无一定之规,也不一定要做很大的事情。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战胜那极度的饥饿和困苦,将来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的天下。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谈心可能会帮助他建立起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信任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之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也可能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遭难时,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做出仁慈的选择。
  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助人就是助己,帮人就是积善。人心是一本存折。也许没有比助人为乐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宽广胸怀和慷慨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视而不见:别人的失败,他会暗中得意;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不肯拿出来。
  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悲哀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