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老人“四不带”急救困难多
作者:肖保根
没带手机不能报警把命丧
65岁的张老伯和老伴在住处附近的山区散步时,张老伯突然昏倒在地,由于夫妇俩都没带手机等通信工具,附近也没有人走动,离家还有一定距离,故40分钟后才联系到救护车!但为时已晚。医院抢救5个多小时后,张老伯终因心肺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一些属于“老病号”的老人,其外出不管是工作还是健身娱乐,除了有人陪伴之外,同行人一定要携带通信工具,以便突发疾病时能立即呼救,从而得到及时救治,或许还能挽救生命。
没带病历判断不准丧生机
胡老伯今年80出头,是位冠心病患者,曾有过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发病史。2008年5月中旬的一个早晨,他在公园晨练时。突然发病倒地,旁边的人连忙拨打“120”,救护车在第一时间赶到,对胡老伯进行了抢救,却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当时救护车上的一位护士是笔者的高中同学,事后她透露了当时抢救的情况:医生看到胡老伯身体较胖,且脸色潮红,便先查是不是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被否定;又查了心脏,发现胡老伯有冠心病,但冠心病有五种类型,一时不敢果断、足量用药。这一来二去,就耽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
“老病号”是一定要将病历放在身上的,最好再自制一张“救生卡”:用一块身份证大小的硬纸,一面写上姓名、年龄、详细家庭住址、宅电、儿女家或单位电话等身份资料;另一面写上本人的病史情况,如现患何种疾病(或患过何种疾病)、正在服哪些药物、对哪些药物过敏等。有了此卡,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又无力自救时,人们会在患者的口袋里找到卡片,及时通知患者的家人,或送医院;医生看了卡片,就能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抢救。
没带药物第一时间没把握
李大爷是个老心脏病患者,随着年纪的增大,心脏病的发病次数时有增加,因而。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他都随身携带,从不敢掉以轻心。2008年4月的一天,李大爷到某保健产品的销售点免费试用磁疗床,也许是刺激过度不适应,李大爷突发心脏病,他忙示意旁人到自己口袋里拿速效救心丸,谁知左找右找都没有。原来李大爷昨天换了衣服,准备好的速效救心丸竟没有带在身上!大伙忙打“120”,当急救车赶到时,李大爷已因心肌梗死离开了人世。
随身携带急救药是心脑血管病患者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切不可疏忽遗忘,否则就有可能酿成大患。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等“120”救护车来抢救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想活命,首先要自救!
没带现金延误抢救太遗憾
退休工人老刘,有二十多年的高血压病史,曾患过小中风。他还是左邻右舍皆知的“妻管严”,其身上的零花钱常常不会超过10元,有大宗经济支出都要向老伴申请,由老伴统一支配。有一天,他去邀球友打门球,在打球过程中突发脑溢血,被球友送到附近的一家私立医院抢救。这家医院刚开办不久,由于没有经营经验。一些赊账的患者偷偷出院,致使存在着大量死账。为了防止此类现象再度发生,医院加强了管理,规定再也不准透支治疗。这不,老刘刚抬进抢救室,就被告知要先交5000元医药费方能进行抢救。老刘身上没有钱,同行的老友们一时也凑不齐这笔钱,只得打电话让老刘的家人送钱来,这样就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老人突发疾病到医院进行抢救,如果不能及时缴纳预存的医药费,医院很可能拒绝抢救,即使出于人道主义进行抢救,也不会用昂贵特效的好药。如果老人们都能在身上放上几百元现金,同行的几个人也能凑齐医院所要求的预存医药费,就不会耽搁抢救时间。总之,“老病号”在身上放点钱预防突发疾病,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