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消除心理疲劳的七服良药

作者:董绍军




  29岁的李敏是医院的一名护士,孩子4岁,家庭和睦,身体一直很好。一天,我发现一向活泼聪慧而漂亮的她,才3个多月不见就憔悴了许多。我问她出了什么事,她说近两个月来自觉心烦意乱、坐卧不宁、注意力不集中、过去敏捷的思维变得迟钝、精力不够、食欲不佳,到保健科又没有查出什么。看来她是有了心病。在我的反复劝说下她才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半年前由于工作上的原因与同事发生口角,受到不明真相的上司批评,一向好强的她总觉得委屈,但又不愿向人们倾诉。从那时起她就一直提心吊胆,生怕再发生什么意外,平日里工作小心翼翼。时隔不久,医院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那段时间因怕上回的事而落聘,心里特别紧张。现在,改革已告一段落,工作也很好,但心中还是烦。这时我给她下了诊断:“心理疲劳”。我给她开了心理治疗“处方”,要求她尽量保持乐观态度,不要再把以前的不快放在心上。第二个周末她来找我闲聊。看得出来她气色好多了,我仿佛又看到了原来的李敏。
  生活中像李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人们都希望自己永远处于健康、欢乐和幸福之中。但是,生活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并且随时可能发生不幸的事,使人们的精神受到刺激而产生沮丧、生气、苦闷、悲哀、焦虑等。如果这些情感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压抑在内心深处,随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像李敏一样的反应而认为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病,往返于大小医院,穿梭于各类科室进行多种检查,钱花了不少,不仅查不出什么病,反而加重了思想负担。所以,当你出现前述症状,经过一些必要的检查而没有发现疾病时,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找准问题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调节。值得一提的是,心理疲劳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时间长了也会转化为疾病。当你发生心理疲劳时,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1 张弛有度 劳逸结合
  心理疲劳可以通过娱乐和体育活动预防和解除,有规律的工作、娱乐和体育锻炼可以调节脑力和体力的平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客观条件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和锻炼,使之有张有弛、松紧有度。在休息时可以听音乐、唱歌、跳舞、下棋、打牌、养花、钓鱼、散步、跑步、打拳、做操等。
  2 转移视线 自我放松
  放松是人们控制情感的最佳安全阀,转移视线是放松情绪的最佳方法。因而要学会放松,要善于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方法除了上述娱乐和锻炼外还有改变环境、读书、看报、逛商店,工作中伸展一下懒腰、改变一下姿势、休息片刻等。无论以什么方式,一定要使自己在一种轻松、舒坦的状态下工作和生活。
  3 顺其自然 随遇而安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信心十足而不过分强求,在不断追求理想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美人生。对生活和工作中发生的不愉快要坦然对待,不要过于计较。
  4 多交朋友 增强自信
  渴望交朋友是人类心理本能的需求,交朋友同人们需要空气、阳光、食物一样重要。交朋友不仅能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转移思维、放松神经,而且会因朋友的存在而使你增强信心。朋友之间还要多往来,多交流。
  5 学会幽默 适当沟通
  幽默能使紧张沉闷的环境变得轻松活泼,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便于与人沟通交流。但是,幽默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培养。
  6 宽宏大量 不拘小节
  据报道,人群中有73.62%的不愉快是由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其中的绝大多数又是日常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此,不计较细小得失,小事面前难得糊涂,以宽广的胸怀拥抱社会,拥抱生活,以平常、真诚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是非常重要的。
  7 多舍少求 乐善好施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老是抱怨自己吃亏的人是没有快乐可言的,而多奉献少索取、乐善好施的人总是心胸坦荡,笑口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