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2期
妖娆Sex的致命诱惑
作者:张凤梅
2006年12月1日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评估报告》显示:近年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静脉注射毒品和性接触传播为主,女性感染者的比例与往年相比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我国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专家提醒:沉迷于爱中的男女,在享受生活追求快乐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护自己,要懂得健康生存、安全生存的规则。
那恍如隔世的“同志”经历
王征男29岁
我有三个姐姐,从小就和她们在一起玩,因此养成了内向、阴柔的性格。到了青春期,我逐渐发现我和别的同龄男孩的不同。我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玩,但从没有对她们有什么异样的感觉,相反在帅气的男孩子面前却感到害羞,甚至一见倾心。
后来我接触到网络,知道了像我一样的还有很多人。“哥”就是我在网上认识的一个网友,第一次见面,“哥”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戴着眼镜,斯斯文文,而且自称事业有成。按照圈内人的习惯,我们以“哥”和“弟”相称。我只知道“哥”比我大,离过婚,有一个3岁的儿子。多数的时候,都是我主动找“哥”过来相陪。虽然每星期只见两三次面,但是有了“哥”之后,我孤身一人在外的寂寞,以及工作上的不顺心,一下子就找到了发泄的出口。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倾注了所有感情去爱的“哥”却是个花心的“同志”,根本不会为我停下“猎艳”的脚步。
9月初,“哥”把一个眉目清秀的男孩领到了我的住处。冲着“哥”的面子,也出于对“哥”的信任,我克制着自己的醋意,勉强同意让对方暂时住了下来。
可没多久,我发现,除了我和那个男孩,“哥”在外面还有很多男伴,有一些甚至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人。我好言相劝,甚至对“哥”的要求百般迁就,只希望“哥”能在感情上专一些。可我的好言相劝却换来了“哥”的嘲笑:“都是玩玩的,何必太认真。”
渐渐地我发现“哥”来的次数越来越少,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
上个星期,一直借住在我住处的“弟”,趁我上班的时候,把家里的财物洗劫一空。我把情况跟“哥”说了,“哥”听后也只是随口敷衍了几句,言语间显得很是淡漠。
他对我的态度像漫长冬夜的寒风吹得我浑身发冷……我倾注全部感情,难道得到就是冷漠?
怀疑、迷茫,更多的是伤心和痛苦,我想找一个跟我志趣相投的爱人,可收获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得不到真爱,我只好在放纵中麻醉自己,此后约见网友,一夜情,甚至去夜总会找Mb(moneyboy,为男同性恋者提供有偿性服务的男人)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去年我的胸口起了很多红红的皮疹,接着感冒一直不好,这时候我就上网去查了资料,越查越恐惧。拖了大概一周我才到医院检测,医生说检测结果不确定,要复检,三天后再来取结果。
在焦虑中等待了三天之后,我拿到了检测报告——“HIV(+)”。天晕地旋以后,我问医生有没有可能搞错,医生同情但肯定地告诉我,他们用了三种方法检测的,出错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走回去的,只记得那天下了很大很大的雨,很冷很冷……
专家点评:与普通人群相比,男同性恋群体中的艾滋病感染率要高出20倍,而Mb是高危人群中的高危人群。
男性同性恋者性行为多采用肛交,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而且,男性同性恋者的性伴侣常为多个,而且与国外同性恋者不同,中国同性恋群体的一大特点是80%以上的人迫于世俗压力结了婚,即他们一直过着“双重生活”——既有婚姻生活,也有同性恋生活,因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也就更高。
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并不是干涉他们的性取向或性行为,而是告诉他们一些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告诉他们在做高危性行为时要全程使用安全套,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传染率。
通常情况下,使用质量过关的安全套,把体液交换的环节隔断,就能大大降低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但由于安全套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因素,也并非百分之百安全。因此,无论对异性恋或同性恋者来说,遵守安全性生活原则,洁身自好,固定性伴侣,才是预防艾滋病最稳妥的办法。
一个女大学生的悲情故事
小凡
充满梦幻色彩的爱情是令人向往的,它美好、浪漫而快乐,可是处于热恋状态的痴情男女谁会想到那玫瑰色的情爱之旅会有不可预测的深渊呢?
朱力亚,目前中国唯一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感染艾滋病的女大学生。大一时,她遇上了一段浪漫的异国恋情,然而,这段异国恋情却无情地将她推到了死亡的边缘,她的生命也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甚至让她看不到希望和未来。
2004年4月3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朱力亚来说,这天却成了她生命中最痛苦的一天,那天老师找到她,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他感染上艾滋病已经发病了。就这么轻轻的一句话,好似晴天霹雳,她好像听到了自己22岁的年轻生命即将消逝的声音。
“他”就是朱力亚的男朋友,某医学院的外国留学生。
朱力亚2002年刚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这位外国男朋友,2003年10月成为他的女朋友,然而享受爱情的甜蜜不到一年,就发生了令朱力亚一辈子都预料不到的事情,她的男朋友被查出艾滋病发病,接着被遣送回国。
一种对艾滋病的恐慌气氛,迅速笼罩在了朱力亚的周围,“从那一天晚上开始我的一切自由都被限制了”。
随后,学校安排朱力亚去做了艾滋病病毒检测。朱力亚心里很清楚,她和男朋友之间发生过性关系,而且没有使用安全套。而艾滋病病毒主要是存在于人体的体液中,像血液、精液和其他分泌物当中,很显然,这种无保护的性关系很容易把病毒传染给朱力亚。
2004年9月,她被告知她已被正式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为了摆脱对艾滋病的恐惧,朱力亚选择了逃离。她来到了西藏,希望这里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险峻的高山,美丽的花朵,能帮助她摆脱艾滋病所带来的恐慌,在这里能找到一个寄托自己灵魂的地方。
然而朱力亚的逃离并没有让她摆脱对艾滋病的恐惧,她甚至想到了自杀,因为对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来说,来自社会的歧视远比艾滋病本身更加可怕。
在她最痛苦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位从此改变她心态的人——我国著名的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教授。
在桂希恩教授的安排下,朱力亚来到了文楼村,亲眼目睹了文楼村村民们在极度的困苦中,顽强地与艾滋病魔抗争,面对这些比自己更加不幸的人,她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把自己血淋淋的教训告知每一位正在犯错或者即将犯错的朋友,挽救每一个年轻、鲜活、充满希望的生命”。与生俱来的善良和坚强,叫朱力亚渐渐地找到了生命的支柱,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为了警示当代的大学生朋友,警示社会,警示那些还漠视艾滋病的人,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在媒体上公开自己的病情和身份,成为中国第一个敢于面对公众坦言自己艾滋病病情的在校女大学生。
专家点评:每个人都祈盼有个浪漫不凡的爱情,一如电影中的男女主角,新奇、快乐,朱力亚也像每一个有志、有趣、有情调的青年一样,享受生活的快乐,体验青春的情爱,渴望以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完美理想。但她在一个细致的环节上失误了,一下子跌进痛苦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