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黄体功能不全与不孕有什么关系
作者:佚名
A在卵子及滤泡液排出以后,卵泡腔内压力下降,卵泡壁塌陷,颗粒细胞向腔内突出,形成许多皱襞,卵泡膜的细胞及结缔组织、血管也侵入颗粒细胞层。这时泡膜内层毛细血管出血,腔内充满浆液性液体及血液,这些称为血体。接着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细胞进一步分裂,这时细胞质会有黄色色素颗粒和脂滴,肉眼看上去呈黄色,故名黄体。也可以说,排卵后剩余卵泡部分又迅速形成了一个新的内分泌腺体。黄体的发育及结果如何,取决于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如没有受精,则维持12~14天后退化,这时表现为妇女月经来潮。如卵子已受精,黄体则可维持到妊娠6个月时才开始退化。
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酮、雌激素和松弛素。在黄体功能不全的妇女中,大多是孕酮分泌不足。孕酮主要作用在子宫内膜,引起子宫产生分泌期的变化,这对于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是非常必要的。孕酮如分泌不足,会使子宫内膜的分泌期变化受到不良影响。在临床上通过子宫内膜活检,常常发现有些不孕妇女分泌功能欠佳,这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即使受精卵着床,也会因孕酮分泌不足引起流产。据统计,有3%~4%的妇女不育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
是什么因素引起黄体形成和发育不良、孕酮分泌不足的呢?这可能与滤泡期的滤泡发育有一定关系。最近一些实验证明血清泌乳素水平增加会导致黄体功能不足。体外实验也证实高浓度的泌乳素可以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孕酮。
黄体功能不足的诊断,可以根据基础体温做出初步的判断。若基础体温上升的幅度不够高,排卵前与排卵后的体温差小于0.5℃(正常排卵后体温升高0.5℃左右);体温升高的天数(黄体期)减少,如小于11天者黄体功能不全可能性大。同时可以结合子宫内膜活检、判断腺体分泌的程度及等级进行明确诊断。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测定孕酮水平。如果孕酮峰值小于10纳克/毫升,可认为是黄体功能不足。一般正常值是14纳克/毫升以上。对于黄体功能的诊断应慎重,一般需要观察两个周期以上才能确诊。
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药物主要是孕酮。口服孕酮无效,国外常用孕酮阴道栓剂。排卵后3天开始,每天2次,每个栓剂含25毫克孕酮,一直用到妊娠或来月经。妊娠后用17-羟孕酮250毫克,每周注射1次,直至妊娠12周。用这种办法成功率大约为50%。国内无孕酮栓剂,多用孕酮肌肉注射,从排卵后3天开始,每天10~30毫克。还有应用克罗米芬等促排卵的方法,使滤泡期卵泡发育良好而改善黄体的功能。由于泌乳素增高引起黄体功能不足者,则溴隐亭有比较好的疗效。有人主张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强黄体功能,排卵后4、6、8和10天时分别肌注2500国际单位,血中孕酮明显升高,妊娠率可达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