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是谁让她又有了“生”的希望

作者:周小月




  经过漫长的等待,利鹃终于通生了个健康的男孩。抱着3.6千克的孩子,许大鹏喜极而泣。夫妇俩均已到了知天命之年,老来得子不易啊!
  30多年前,许大鹏在一家企业上班。24岁那年他把自己的徒弟利鹃娶进了家门。一年后有了儿子童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大鹏不满足于当个工人,他辞职下海,筹资一办起了自己的工厂。经过几年打拼,工厂由原来的几人发展到上百人,资产也由原来的几千元发展到几十万直至后来的几百万。经济条件好了,住了别墅,买了汽车,童童也争气地考上了重点大学。一家人的生活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童童上大三那年,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噩耗传来,许家塌了天一般。许大鹏想:儿子没了,挣下的家业再多有什么用?利鹃更是痛不欲生,几次欲寻短见都被及时发现而未得逞。从此,许家再也没有了欢声笑语,夫妇俩整天生活在痛苦之中。
  转眼两年过去,许大鹏渐渐从痛苦中缓过劲来,但利鹃还是终日思念着死去的儿子。许大鹏理解妻子的心情,但人死不能复生,怎样才能让她早日从痛苦中解脱呢?许大鹏想:能不能让利鹃再生一个孩子呢?有了这种想法,他马上找到自己多年的挚友——郑州美信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的院长王广宇。
  许大鹏的深夜来访,让王广宇满脸疑惑,而许大鹏欲言又止。“大鹏有啥难事你就直说吧。”王广宇道。“广宇,你是治疗不孕不育的专家,我是想再要个儿子。”许大鹏说。“怎么,你的意思是再找个年轻的?”王广宇问。“不是那意思,我是想能不能让利鹃再生一个?”许大鹏答道。“开什么玩笑,利鹃已是绝了经的人,还生什么生!”王广宇一口回绝。“广宇,求你给试试吧!要是利鹃再这样下去,这个家就彻底完了。要不你开个数,只要能让利鹃再生一个,给多少钱我们都认了。”许大鹏哀求道。“大鹏,这不是钱的问题,种地还得有合适的土壤和种子,更何况是生孩子这样的大事!”王广宇道。“广宇,你只管给我们试试,如果试了真不行,我俩也就死心了。”许大鹏再次哀求道。长时间的沉默之后,王广宇无可奈何地答应试试看。
  许大鹏走后,王广宇的心情十分沉重。虽然自己医好了很多不孕不育患者,使他们喜得贵子,但那毕竟都是年轻人啊。一个绝了经的高龄妇,再生一个谈何容易?王广宇找到了父亲王庚贤,谈了自己的顾虑。80多岁的老父亲尽管已不像以前那样经常坐诊了,但他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广宇,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尽全力争取,医生就是为患者排忧解难的,没难处谁会找咱?”此后几日,王广宇翻阅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又和父亲几经切磋,终于为利鹃开出了第一阶段的药方。
  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转眼第三个月也过去了,利鹃的身体没有半点反应。王广宇有些坐不住了,找到父亲。父亲宽慰他:“阴阳调节需要一个过程,急不得的。”父子俩根据情况,又为利鹃调整了处方,开了第二阶段的药。又是两个月过去了,利鹃还是没有动静,王广宇有些灰心。
  就在王广宇后悔不该接这个差事的时候,一天半夜,许大鹏打来电话:“不好了,广宇,利鹃下体出血了。……多不多,什么颜色?”王广宇问。“不多,但颜色发黑。”许大鹏答道。“哦,别着急,明天我给利鹃做个检查再说。”王广宇安慰道。放下电话,王广宇长吁了一口气,这种情况表明利鹃的卵巢功能开始恢复了。
  第二天,王广宇为一大早赶来的利鹃做了检查,确诊是来了月经。之后,他又给利鹃开了第三阶段的药方。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利鹃终于怀孕了。
  怀了孕的利鹃成了“国宝”级人物,在家享受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利鹃离预产期还有两个月的时候,王广宇建议她住院。
  两个月后,利鹃在医院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男孩。孩子的到来,不仅是一条新生命的诞生,也是利鹃夫妇的重生,他们能不喜极而泣吗?为了纪念这段特殊的经历,许大鹏夫妇为儿子起名“天一”,意思是“上天恩赐的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