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1期

乡童打针变瘸子,谁是元凶?

作者:龙启才




  “乡童打针后,不约而同地患上了一种 ‘怪病’。他们站立时双腿不能合拢,双膝被迫分开,如青蛙状;坐下时不能跷‘二郎腿’;快步走时象兔子跳跃前行……”
  新闻媒体报道广东省新兴县稔村镇的坝塘村数十名乡童患了这种“怪病”的消息后,我怀着不安和焦急的心情,跟随省卫生厅组织的调查组,来到事发地点探个究竟。当我们到达幽静的稔村中心卫生院时,闻讯而来的30多个患儿及其家长已挤满卫生院的走廊。村民们激动的情绪伴随着仲夏的热浪迎面扑来,行走不便的患儿幼稚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叫人怜悯。村民称,孩子的瘸腿是由于该村的乡医长期为小孩打针而造成的。患儿打针后开始无症状,随着注射次数增多,慢慢地出现针孔附近肌肉变硬、步行不便、易累、上楼一拐一拐等现象。重一点的患儿有本文开头所描述的症状。两位乡医称,近10年来,他们遇到需要抗感染治疗的患儿,总是使用价廉物美的盘尼西林(青霉素G钠盐或钾盐),其他抗感染的药极少使用。为了减轻肌肉注射时引起的疼痛,他们常在盘尼西林中加入2%苯甲醇作溶媒。自去年底,卫生院的医生陆续发现了这些病例,并为部分患儿施行了手术治疗。
  经过诊断、鉴别诊断、讨论等调查取证后,调查组的成员达成共识,一致认为这是臀肌挛缩症,是注射青霉素的并发症,元凶是苯甲醇。
  臀肌挛缩症,从30年前一个名叫华特拉的外国人首次报道此病后,人们对它的研究就没停止过。就病因来说,它可以分为注射性、特发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性、臀肌筋膜间室综合征后遗症性、感染性和多发性等6种原因。其中臀部肌肉注射性最多,占臀肌挛缩症发生率的70.3%。国内区域性调查显示儿童患病率为1%-2.49%。长期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尤其是注射2%苯甲醇-青霉素,苯甲醇使局部耐受青霉素引起的疼痛的同时,却对肌肉产生强烈的刺激。反复注射后药物积聚在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肌纤维和肌筋膜内引起化学性炎症,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取代肌组织,形成紧张、坚韧、无弹性、与肌纤维同行的条索状挛缩束带,这些挛缩带造成了髋关节功能异常。上述的数十名乡童的“怪病”,就是由注射2%苯甲醇-青霉素引起的。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发生与注射次数、苯甲醇浓度成正比。在一个部位连续30次注射或一年内局部累计注射100次以上,发病率就高。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好发于4~14岁的儿童,男女比例为2∶1。因肌肉注射多数是左右侧交替的,双侧发病机会多于单侧。坝塘村的病例也正是如此,前些年,用苯甲醇作青霉素溶媒在部分地区医院较常见,有为数不少的患儿家长是医务工作者。可见,近水楼台先得月导致部分医务工作者的子女患臀肌挛缩症也捷足先登。
  要诊断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并不难。首先,有反复的臀部肌肉注射史,尤其有苯甲醇作溶媒的注射史。其次,患者可表现为髋关节屈曲、内收和内旋障碍,站立时双下肢轻度外旋。不能在中立位屈髋,蹲位时双膝外展呈“蛙式”。坐位时不能跷“二郎腿”。走路时髋关节前屈受限,只有外展外旋方能屈髋。抬高患肢足趾才可迈步,呈“八”字步或“跷圈”步态。第三,检查可见患侧臀部外上1/4处有皮肤凹陷。能摸到与臀大肌纤维走行一致的硬条状束带。X光检查患儿髋臼指数平均为20.9°;CE角增大,平均为30.9°;颈干角增大,平均为155°。术后多可恢复。双大腿交叉试验(患儿端坐位,屈膝90°,双足平放地面。双手不协助架腿。患者左右重复地将其一侧大腿交叉在另一大腿膝关节平面之上)不能完成或完成困难。在任何情况下步态异常,完全不能完成交叉试验者可视为重度臀肌挛缩症;跑步或上楼梯时步态异常、交叉架腿受限者视为中度;症状不明显者视为轻度。
  手术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绝大部分患者在神经松解与挛缩带松解手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可望在3~6个月内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年龄越小,恢复越快。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坝塘村孩子们的意外遭遇,令人叹息。其实,如果乡医对苯甲醇的认识多一些,如果有禁令废除用苯甲醇作注射溶媒,又如果……,坝塘村的孩子们也许就没有这次不幸。所幸的是,当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及当地医院高度重视,已为部分患儿施行手术治疗,一些患儿也正在康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