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3期

成功戒毒有良方

作者:赵 敏


  近十多年来,吸毒问题在我国死灰复燃。对于一些不幸染上毒品的人,他们踏上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挣扎着摆脱毒品的道路。许多吸毒者在“戒毒─复吸─戒毒”中循环,很难最终脱离毒品,95%以上的人复吸。因此,有人悲观地认为:“一朝吸毒,终生戒毒”。毒瘾能彻底戒断吗?我认为,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必胜的信心,掌握科学的方法,最终会脱离毒海,获得新生。那么,对于想摆脱毒瘾者,怎样做才有可能彻底摆脱毒品呢?
  
  一、 成功的脱瘾治疗
  
  吸毒成瘾后,断绝毒品后会出现各种躯体和心理不适,非常痛苦,非人所能忍受,因此迫使吸毒者继续吸毒或害怕戒毒。脱瘾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脱毒后的各种身心不适,使吸毒者能脱离毒品,这是戒毒成功的前提。脱瘾治疗最好在正规的戒毒所中进行。首先,隔离的治疗环境对于戒毒至关重要,戒断反应十分痛苦,在家中戒毒,难以坚持下去;其次,脱瘾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和难以预料的情况,没有专业医生的治疗可能发生危险;再者,戒毒药物一般在药店买不到,只有到医院治疗才能减轻戒毒的痛苦。上海市自愿戒毒中心位于沪闵路3210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院内。戒毒中心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病房布置温馨整洁,设施齐全,医护人员经验丰富,关心体贴病人,采用各种综合的戒毒治疗方案,脱瘾过程无痛苦,成立3年来,已成功收治戒毒病人800多人次。
  
  二、进行心理社会康复治疗
  
  吸毒成瘾后,吸毒者的生理、心理及行为思维方式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生活多方面受到影响。脱瘾后较长时间还存在许多稽延症状和强烈的心理渴求,回到有毒品的环境中碰到吸毒的同伴,加之一些错误的认知等,很容易导致复吸。因此,脱瘾治疗只是戒毒成功的第一步,必须进行各种心理社会康复治疗,降低复吸。科学的戒毒治疗应包括急性脱瘾、脱瘾后的生理康复和心理社会康复以及回归社会后康复等几个密不可分的阶段,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系统工程。上海市自愿戒毒中心除提供急性脱瘾治疗以外,还把戒毒工作延伸到社会,开展预防吸毒的宣传教育和康复咨询方面的工作,仅2000年上半年就已接受戒毒康复咨询电话3000多人次、咨询门诊2000多人次、门诊随访2000多人次,指导戒毒病人进一步走向康复,已初见成效。上海市自愿戒毒中心已成立戒毒康复区,由专门从事戒毒康复工作的专业人员开展康复工作,定期门诊随访,开通24小时咨询电话,随时提供帮助和危机干预。还成立戒毒自助组织,帮助戒毒者彻底摆脱毒品。
  
  三.复吸的预防
  
  脱瘾治疗后最好是在戒毒所继续进行康复治疗,进入一段时间的心理、社会康复程序,进行生活、行为方式的矫正,生活技能的训练。但目前能提供系统康复治疗的戒毒机构并不多,对于无条件进行系统康复治疗者,在脱瘾治疗后如何才能减少复发的可能呢?
  脱离毒品环境及毒友。很多吸毒者在谈到复吸的原因时,其中最常见的一条是:“遇到以前吸毒的朋友,控制不住,又吸了起来......”。吸毒者总有一些吸毒的“朋友”,他们有意无意引诱戒毒者重新吸毒,毒贩子也不断“光临”,兜售毒品。这对于刚戒完毒的人,是经不住诱惑的。有的吸毒者在黑社会压力下或朋友的影响下染上毒品,戒毒后如不与毒友决裂,不摆脱团伙的控制,要想成功戒毒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完成脱瘾治疗后,要尽量远离毒友,脱离过去吸毒的环境、吸毒的器具,以免诱发出吸毒的条件反射。
   改变一些错误的认知及价值观。吸毒者与正常人有着迥然不同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他们认为脚踏实地工作是傻瓜,不劳而获最聪明,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认为吸毒时髦,是高级享受,是有钱的标志。把吸毒的责任推给社会,推给他人,还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就怪改革开放,没有毒品进来,我就不会吸毒。”“我其实已戒了,可朋友又把白粉送到手上。”“别人都歧视我,走到哪儿都被瞧不起,这些烦恼只有毒品才能解脱。”“生活太没意思,只有从吸毒中寻求一点点乐趣。”“戒毒所医生水平太差,连毒都戒不了。”等等此类的错误看法,不一而足。要知道,吸毒是你自己吸的,并没有人逼你,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吸毒偏偏你吸呢?因此,吸毒与不吸毒的钥匙掌握在你自己手中,首先你要有强烈的戒毒动机,有强烈改变自己的愿望,才能在外界力量的帮助下,摆脱对毒品的控制。就像一个得了肠坏死的病人一样,如果他不想治疗,再高明的外科医生也没法帮他。对戒毒本身也存在许多错误的认识,“我已戒了几个月了,再吸一口不会上瘾。”“戒毒这段时间好辛苦,再饱饱享受一顿就收手。”“我的意志力强,想戒就能戒。”“少吸一点,不会上瘾。”正是因为上述这些错误的认知和价值观,促使他们吸毒─戒毒─再吸毒。因此只有改变这些错误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唤起他们的良知,激发他们的戒毒决心,才可能最终摆脱毒品。
  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充实自己,控制心瘾。吸毒者生活中心就是毒品,什么个人前途,家庭、社会的责任都抛到脑后,过着一种病态的生活模式。因此要彻底戒毒,首先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多做有益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事,不说谎,不掩饰,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从小事做起,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健康的兴趣,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忙碌起来。一些戒毒成功的人这样总结经验:“必须让自己整天忙忙碌碌,无空暇去想毒品。”心瘾发作时,应尽量克制,想像戒毒时的痛苦以及毒品给自己及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尽量延缓使用毒品的时间,请求医生帮助;或离开毒品环境,做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正确处理精神及社会压力。戒毒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精神及社会压力,如失业、家人不信任、同事及领导的歧视等。如不能正确处理,则很容易回到用毒品来解脱的老路中去。应在医生的帮助下,学会一些健康应付方式,如娱乐活动、运动、旅游、放松训练等自我调节技术,或请求家人、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用毒品来摆脱这些压力。
  正确应付不良的情绪状态。许多吸毒者存在空虚、无聊、愤闷、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戒毒前解决这些不良情绪的唯一方式是吸毒,吸毒可暂时忘掉一切烦恼,但他们不能面对现实,缺乏有效、合理的手段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戒毒后必须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如何打发休闲时间,学会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改变对娱乐、高兴的观念,必要时请求医生的帮助。
  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医生的帮助。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和医生的帮助,在戒毒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帮助戒毒者克服自卑心理,应付不良的精神刺激,督促戒毒者与毒品及毒友绝缘,提高戒毒者的戒毒动机,及早发现复发迹象以便采取防范措施。经常与医生保持联系,也可作为一种无形的压力来帮助戒毒者坚定戒毒的决心。
  彻底戒毒虽然比较困难,但古往今来,也 有许多成功的例子,相信你只要不懈努力,与毒品作斗争,终有一天,面对毒品,你会镇静而自豪地说:“不,我已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