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6期

高血压药物选用有讲究

作者:王宪衍


  目前,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治疗不足。即高血压病人虽在服药,但由于剂量不足,所以血压未降到预期水平。
  要纠正治疗不足,做到治疗恰当,使血压达标,除了医生必须掌握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正确指导病人用药外,病人最好也掌握一定的药物知识。
  目前的一线降压药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我国尚有一些小复方制剂。
  1.利尿剂:目前常用的是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俗称DCT)。单独应用较少。每天剂量不要超过25毫克。我国的小复方制剂中(包括中药命名的)都含有此药,剂量不同。病人要注意含量。它会升高血糖、血尿酸和血脂,所以有糖尿病、痛风和高脂血症者不要应用。另外应用较多的是吲哒帕胺(商品名寿比山,钠催锂),该药作用时间长,在24小时以上,可每日早餐后服用1次,剂量为1.25毫克。它的不良反应较氢氯噻嗪少,对血脂、血糖没有不良影响。
  2.β-受体阻滞剂:目前国内常用的是阿替洛尔,美多洛尔(商品名倍他洛克)和比索洛尔(商品名为博苏),有哮喘、心率较慢以及有心脏传导阻滞者不能应用。
  3.钙离子拮抗剂:根据化学结构可以分为3大类。①维拉帕米(又称异博定):该药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心脏功能不好,心率较慢以及有心脏传导阻滞者不能用。②地尔硫(商品名为恬尔心):对心脏也有抑制作用,但较维拉帕米为轻。心脏功能不好,心率较慢以及心脏传导阻滞者也不宜应用。③硝苯地平:这一类药物很多,且不断有新品种出现,例如尼群地平、尼卡地平、非洛地平(商品名波依定)、氨氯地平(商品名络活喜)和拉西地平(商品名司乐平,乐息平)等。常见不良反应是头痛、面热、踝肿、心率加快等。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可加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目前趋向是应用长效制剂,降压作用持续时间在24小时以上,只需每日服用1次。例如氨氯地平和拉西地平就是这类长效品种。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这一类药物很多。例如卡托普利(商品名:开搏通)、依那普利、赖诺普利、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培多普利(商品名雅赐达)、西拉普利(商品名一平舒)和福辛普利(商品名蒙诺)等。疗效和不良反应都相仿。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咳嗽,干咳无痰。育龄期准备怀孕的妇女、妊娠和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与消炎止痛药合用,降压效果要下降,必须注意。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例如洛沙坦(商品名科素亚)、缬沙坦(商品名代文)和依贝沙坦等,与上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仿,但没有咳嗽的不良反应。
  5.α1-受体阻滞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高血压学会(ISH)也将其列为一线降压药,我国未列入,因为我国应用不多,且降压效应较弱。它的优点是对脂质和糖类代谢有好的影响。它对前列腺增生也有治疗作用,所以泌尿科中应用较多。缺点是有直立性低血压,尤其是在首次应用时产生,称“首剂反应”。严重者可昏厥,必须注意。这一类药物有哌唑嗪、特拉唑嗪和多沙唑嗪等。
  6.小复方制剂:我国特有。例如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和常药降压片等。北方城市尚有其他名称的小复方制剂。这些复方制剂中都有2~3种降压药,量很小。有些还加入镇静剂、维生素等,有些更加入中药而以中药命名。由于都含降压药,所以都有降压作用,因为量小,所以降压效应也小,只适用于轻度高血压。病人必须注意其中所含的降压药以及量多少,来决定是否能应用。例如含有氢氯噻嗪,对患有糖尿病、痛风及血脂升高者就不适宜。同时要注意剂量,每天不超过25毫克。此外小复方中所含药物很多,究竟起什么作用?各药间相互作用为何?都没有研究过。片中含有镇静安眠剂,服后虽能改善睡眠,但长期服用易成瘾。这些小复方上市较久,所含降压药都属过去较旧的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