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期

嘴唇抖动的刘大姐

作者:陈圣祺




  今年二月的一天下午,我刚走进门诊室,只见一位妇女叫我:“陈医生”。因为就诊过的病人比较多,我还一下子记不起她是谁。但是,这位病人嘴唇抖动的情形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轮到这位妇女就诊时,从病历卡上我才想起,年近48岁的刘大姐从前年起无原因出现猜疑、行为怪异、夜眠差等而由丈夫陪同前来我院就诊的。当时诊断: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药物治疗,服了几个月药后,病人的精神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按要求还需要随访一段时间,然而,病人与家属考虑经济和其他因素,想当然地就自行停止了随访,并且采取了病情不好就吃药,好了就停药的违反科学的治疗方法。直至最近出现了说话吐词欠清晰、舌头不灵活、嘴唇不自主抖动、有时面部出现奇怪的快慢不定的扭动,给人以扮鬼脸的印象时,丈夫才感到问题的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难受的毛病,他们曾经到很多家医院去求诊,进行了很多检查,也吃了不少的药,到头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无奈之下,只好再次来到了我们医院。
  通过详细的病史了解,以及对刘大姐的全面检查,才确诊她患了迟发性运动障碍。这是一种服用了抗精神病药后所致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据调查,在服用此类药的人群中,估计有5%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归纳到一点就是:肌肉、关节可出现不自主的运动,自己无法完全控制。但是,病人在作自主运动时,不自主运动会减轻或消失,在睡眠时则完全消失。
  目前认为,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服药时间长短、个体差异、药物剂量、药物种类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年龄大、女性、服药时间长、药物剂量大、高效价药物,都很容易引起运动障碍的发生。
  出现了迟发性运动障碍,治疗起来相当困难,就目前而言,尚无良策。一般认为,采取调整药物剂量、改换其他药物、大剂量服用维生素E或者暂时停用抗精神病药等措施,对改善病人症状都有一定的益处。但是,科学合理的用药始终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尤其是抗精神病药的运用,更应该按医嘱行事,切不可我行我素。刘大姐运动障碍的发生,究其原因,是与她不规则的用药有很大关系。尽管此病治疗相当棘手,但后来通过较长时间的综合治疗,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依然在随访之中。
  (作者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