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3期

巧用药物治疗胆汗反流性胃炎

作者:李增烈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患胆结石、胆囊炎的人增多了。而胆道系统的疾病常是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原因;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这种疾病被发现也增多了。
  胆汁中的胆酸盐、碳酸氢盐及十二指肠液中的卵磷脂、胰蛋白酶类等,老老实实呆在十二指肠中时,都是消化必不可少的“功臣”;但一旦因多种原因反流到胃内时,就成了一群地地道道的“破坏分子”,它们损害胃黏膜而引起炎症,临床上称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因为反流液呈碱性,又名碱性反流性胃炎。
  如何消灭、防范这一群“破坏分子”?从使用药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我把它们概括为三种策略和三类药物:
  ⒈关闸法:在胃和十二指肠交界处有一环形肌肉圈,其压力高于他处,称为幽门括约肌,由于压力受着精密调控,平时“闸门”紧闭,不让十二指肠内的液体(包括胆汁)反流入胃,只有胃中食物消化完毕时,才奉命适时开放,使食糜进入小肠接受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根本障碍之一就是“闸门”松弛,或十二指肠逆向运动,硬将应往下运的食物推向相反方向进而挤入胃内,所以关紧“闸门”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了。一类药物通过调控加强神经肌肉的作用,可使“闸门”(幽门括约肌)关严,常用的有多潘立酮(吗丁啉),每次10毫克,一日3~4次;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每次5~10毫克,一日3次,新近使用的西沙必利(普瑞博思),药理作用比前两种更强,每次5~10毫克,一日3次,但老年人有心脏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严重病人亦可减量后两两并用,能收到较好效果。这是因为三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吗丁啉增加多巴胺、普瑞博思促进乙酰胆碱的分泌来加强幽门括约肌的张力,而胃复安可能兼有二者的作用。服用“关闸门”药应注意两点:一是餐前15~30分钟服用,二是服用时间尽量长些。
  ⒉驱逐法:把已入胃内的反流物通过促进与十二指肠的正常顺向运动,将其“驱逐”入十二指肠,同时协调二者运动使之衔接,并减少十二指肠的逆蠕动(反流的动力之一)。关闸法的诸药物,多有此种作用,不再重复。
  ⒊收编法:十二指肠液既已入胃,就设法将其在胃内加以处置,犹如“就地收编”。礞脱石(思密达)是一种双四面氧化硅、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无机盐,其结构很像威化饼干,呈非均匀电荷分布,因而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又可通过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多方面吸附、结合胆盐,并通过聚合作用能清除有毒的溶血性卵磷脂,思密达还能覆盖在受损伤的胃黏膜上,隔离有害因素对黏膜的侵袭。服法:一袋3克,倒入50毫升水中搅匀后呈牛奶状,于两餐之间服用,对有轻度腹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尤为适宜。氢氧化铝凝胶也有“收编”作用,并能促进黏膜中前列腺素生成,可加快黏膜的修复和有保护作用。
  对于引起胆汁返流的原发病(如胆系统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应同时积极治疗。
  (作者每周四下午在西安市友谊西路214号陕西省人民医院有消化科专家门诊;平时在西安市西高新开发区光华路270号李增烈教授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