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4期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
作者:李广智
近百年来,由于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而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致死的头号杀手,人类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什么?能否预防?这已成为人们热门话题。请听著名内科专家、上海市专家医学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心内科主任顾仁樾教授一一道来。
记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回事吗?
顾教授:人们常常把心、脑血管病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可见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如心肌梗死病人很容易并发急、慢性脑血管疾病;相反,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也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动脉粥样硬化,在此基础上,当心肌缺血梗死后,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加上这类病人往往有高脂血症,血粘度增加,常致血流减慢,在脑动脉发生硬化的基础上致病。
但心血管与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出现的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
记者: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是冠心病。您能不能讲一下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顾教授: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①高脂血症;②糖尿病;③高血压;④肥胖;⑤吸烟;⑥有早发性冠心病家族史等。
记者:冠心病能不能预防?
顾教授:答案是肯定的。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对没有冠心病的人群进行的预防,目的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内容包括:①控制血压;②合理饮食结构及低热量摄入,避免超重。防治高脂血症,降低人群血脂水平;③戒烟;④积极防治糖尿病;⑤避免长期精神紧张;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
记者:脑血管疾病中,致死、致残率最高的是中风。您能不能谈谈中风的发病概况?
顾教授:中风是一种三高性疾病:①发病率高;②致残率高;③死亡率高。在我国,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约72%的首次中风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每10万人口中约429~620例。若以我国总人口1 3亿计算,则中风患者高达557万~806万例。中风在不少地区是第一死亡原因。中风后存活的病人6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者影响正常生活,因此它又是一种高致残性疾病。而且有中风史病人,有1/4~1/3的患者可能在2~5年内复发。
记者: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顾教授:目前公认的四大危险因素为:①高血压;②动脉硬化;③心脏病;④糖尿病。
记者:怎样预防中风的发生呢?
顾教授: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要保持情绪平稳;饮食需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3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
4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5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
记者:最后想请顾教授谈谈祖国医学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顾教授;近年来,中医在继承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对心脑血管病的辨证论治有了新的进展。中医认为,血液瘀滞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本质,所以活血化瘀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方法。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和单味药大多为活血化瘀药,应用广泛的单味药有丹参、红花、川芎、灯盏花、三七等,有促进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使用广泛的中成药有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牛黄清心丸等,对昏迷和半身不遂者有良好疗效。复方的中成药制剂有步长脑心通、心脑舒通、通心络等,有活血通络、开窍醒神的作用。还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开列一些汤剂,几种常用的中医方剂有天麻钩藤汤、血府逐瘀汤和补阳还五汤等。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内外较多地使用银杏叶制剂促进微血管循环,抑制血栓形成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记者:您能谈谈银杏叶制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吗?
顾教授:20世纪70~80年代,德国两家药厂通过细致的临床研究,总结了8000多个病例,结果证明银杏叶制剂主要用于防治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症。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用于防治老年痴呆有效。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按照西方质量标准进行银杏提取物的原理和临床研究,早期主要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大量病例证实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最近也大量用于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记者:对于目前尚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中老年人,能否预防性服用银杏叶制剂呢?
顾教授:可以的。目前国内银杏制剂有不少,如脑恩、斯泰隆、百路达、天保宁、舒血宁等。其中上海汉殷制药厂生产的脑恩是较早生产的银杏制剂,经上海多家大医院如龙华医院、曙光医院、新华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崩解度好、溶出度好,有利于吸收。一个疗程为2~3月,一日3次,每次1~2片(每片价格0.95元)。
(顾仁樾教授每周二、三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