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8期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康复
作者:花 霞
良好的心情,有时比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减少病痛,从而促进康复。保持愉快和乐观情绪,就会有良好的抗病能力。情绪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由此可见。
如今糖尿病已成为一种肆虐全球的非传染性流行病,这一疾病及其并发症正在严重影响着现代人的健康。糖尿病的病因十分复杂,除生物学因素外,更有明显的社会环境因素。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调整不良的情绪以促进病情良好的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生活中应激事件日渐增多。如社会结构中个体对角色的期望发生认知错误,甚至偏差,则会出现角色冲突或角色紧张;又如人口国内外迁移,都可能由于文化环境的突然改变,语言、生活方式和习惯等文化差异而造成不适应;家庭生活方式的演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人感到心理压力明显加大,从而导致心理状态失衡。近年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行为类型和气质特征,对于糖尿病发生、发展和预防、康复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A型行为(是一种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个性特征),其表现为个性强、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好冲动。具有这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陷入心理紧张和应激状态之中,易出现心理失衡,影响治疗与康复。
心理社会因素是怎样致病的?
易感素质与生理中介是产生身心疾病的两个重要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而大脑皮层则是通过生理中介如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递质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影响内环境平衡。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急剧升高,血糖含量随之大幅度上升,体液因素以及高血糖本身对胰岛细胞长期的刺激,最终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水平的自我稳定作用下降。心理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相互影响,致使糖尿病呈慢性迁延及发展倾向。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1外向投射
此类患者在遇到自己不能接受的意念、欲望或遭受精神挫折时,将原因完全推诿于客观情况,责己少、责人多。而对躯体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医护要求,或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或责怪家人未尽心照料。挑剔、任性、易动感情,人际关系紧张。
2内向投射
此类患者自我压抑不能接受的意念、感情和冲动。患者通常性格内向或遇事对己严、对人宽。患病后在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的同时,还感到患病给家庭及他人带来负担,从而失去生活信念,易产生厌世消极意念。
3“患者角色”的习惯化
原有的社会身份因患病而被病人身份所取代,称之为“患者角色”。由于是慢性病,需要长期门诊随访,但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依赖于医生的治疗及他人的照顾,此种患者角色的形成就会成为糖尿病控制的很大障碍,不利于糖尿病长期控制。医生与患者关系应建立在共同参与这一新型医疗模式上,共同参加治疗方案的制定,使患者摆脱心理依赖,产生对自己健康的责任感。
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
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初期,患者角色减退,对医疗的依从性下降,否认患病,焦虑、担心未来,愤怒抱怨、责备他人,抑郁无助,不能坚持饮食管理。糖尿病控制不好出现慢性并发症时,可能有疑病倾向、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对并发症的恐惧。
针对以上心理问题,糖尿病患者应该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呢?建议患者注意下面阐述的三个问题。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
糖尿病是一种与日俱增的常见病,是产生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全身性疾病,又是目前只能控制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为此,必须通过“综合治疗”达到以下目标:
(1)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代谢紊乱,包括纠正脂代谢紊乱及其他代谢紊乱。
(2)防治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了糖尿病治疗的5项基本措施:教育、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其中糖尿病教育是综合治疗的基石,是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达到严格的代谢控制的途径,是改善和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
促进心理健康的糖尿病教育方法
患者的糖尿病教育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从理解到态度转变,最终到积极的行为。
集体化教育
在教室或诊室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组织患者及家属,自由地讨论他们关注的问题,从而进行情绪的调整。组织患者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课程,共同讨论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技巧,充分了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怎样进行早防早治,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教育能确保患者对糖尿病控制原则的完全理解,并从中获得自信,利于在自我监控过程中,缓解精神紧张,达到良好的心理调节,增强自身糖尿病护理的责任感。我院内分泌科在过去的数年里坚持不懈地每月举办一期糖尿病健康教育,帮助了一大批患者学会自测自助和自我保健。
个体化教育
针对患者发病前后的精神因素、个性特征,帮助患者达到更好的家庭与社会适应,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近期提倡的行为认知疗法,是一种交谈加行为矫正的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过程和观念,以期纠正其不良行为和情绪。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与心理保健
心理社会支持是保健系统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可先评估患者对心理社会支持的需要,以便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在疾病确诊初期和进展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鼓励患者诉说心声,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给予患者以自信和实用帮助。在有可能发生并发症(如微血管并发症等)时,医务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包括情感需求),是否有重大事件发生等,并帮助处理实际存在的问题。
心理社会支持能使患者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社会问题。同时心理社会支持还与社会团体有关,如学校、单位、家庭等。因此,整个社会的参与是心理社会支持的基石。总之,心理社会层面是个人存在的基本要素,受内源和外源生活经历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我院在门诊大厅定期开展各种形式健康教育讲座、义诊、测血糖、交流各自康复经验等,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集体支持和治疗方式。
现代心理医学认为,人的道德伦理观念必然对其心理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这就启示我们,要重视病员心理保健。神清气和、乐观愉快,将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对促进糖尿病的控制是十分有益的。其次对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和困难,都要泰然处之,善于排解。使心情始终能保持愉快轻松的状态中。对不良情绪的控制和消除,具体做法有:①意识控制法:愤怒时提醒自己“息怒”;情绪激动时告诫自己“镇静”;遇到紧急情况时暗示自己“别着急,慢慢来”。②宣泄法: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找人倾诉,提倡宣泄,避免压抑。③转移法:尽量避开不良的环境,分散注意力,多想多看美好的事物。
此外,平时注意扩大社会交往,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糖尿病宣教活动,结识病友并建立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良好关系,交流防治糖尿病的体会;根据个人不同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特点,参加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保持心情愉快,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总之,每个病员的美好生活都要靠自己去创造。患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糖尿病的无知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相信只要选择有益的心理保健生活方式,配合积极的防治措施,就完全可使糖尿病得到控制,像健康人一样过着高质量的生活。
(本文承蒙杨永年教授和季建林教授指导,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