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0期

合理膳食

作者:洪昭光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根除方法,因此防治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实施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维多利亚宣言”讲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和心理平衡,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肿瘤等发病率将会明显减少。这种科学的方式生活,人类至少可以延长预期寿命10年之多。
  本文主要阐述合理膳食。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和美国“健康食物指南金字塔”,并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简单易记的两句话,叫作膳食中的“一二三四五”和饮食中的“红黄绿白黑”。
  
  什么叫“一二三四五”呢?
  
  “一”,就是每天喝一袋牛奶。因为东方素食为主的膳食习惯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些缺点——钙太少。钙一少,容易造成“骨痛”、“龟背”、“骨折”。第一是骨痛,尤其是老年人,骨痛、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都由缺钙造成。第二是“龟背”,岁数越大,个子越矮。第三是容易骨折。
  中国人大多数都缺钙。按营养学会的要求一天需要摄入800毫克钙,才能满足需要,但我们的普通膳食平均才有500毫克的钙,一天少300毫克 ,正好由一袋牛奶补充了。
  “二”,指一天250~350克碳水化物。相当于300~400克主食,米饭或馒头,但这不是固定的,可以有伸缩。比如,男性个子高,体力劳动很重,可以400~500克;如果是女性,比较胖,劳动轻,那250克就行,200克甚至150克也可以。通过合理调配主食量,可以有效控制体重。国际上认为,控制体重最好的方法是合理膳食加上适量运动,比药物安全,而且很有效果。
  “三”,一天3份高蛋白食品。高蛋白食品对健康非常重要,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每天每千克体重需1~1.2克蛋白质。什么叫1份高蛋白呢?50克瘦肉或1个大鸡蛋,或100克豆腐、100克鱼虾、100克鸡鸭肉都算1份。一天3份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早上1个煮鸡蛋,这是一份;中午1个肉片苦瓜,是第二份了;晚上100克豆腐泡,可以再来100克鱼,这样就有4份。一天3~4份高蛋白,这样保证了身体基本营养的需要,不多也不少。蛋白质多了也不行,蛋白质多,在其分解代谢时会增加肾脏负担,还会增加肠道负担,太少也不行,造成营养不良。在各种食物蛋白中除奶、蛋外,鱼类蛋白最好,鱼类蛋白吃得越多,冠心病发病率越低。鱼油也有很好的作用。淡水鱼、海水鱼鱼油含量基本相同,像鲢鱼、鳙鱼、草鱼鱼油含量5%~7%,一周吃2~3次鱼,鱼油基本上就够了。养成一星期吃2~3次鱼的好习惯,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发病率。除了鱼类蛋白质外,还有植物豆类蛋白,比如豆腐,多吃能降低胆固醇,还能减轻中年妇女更年期的症状。豆类蛋白有植物样雌激素作用,能减轻妇女更年期因雌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症状。据报道,豆类蛋白还能预防、减少肿瘤的发生。
  “四”,是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单纯粗粮或单纯细粮营养成分都不全面,要粗粮、细粮搭配,进行互补。一个星期吃 2~3次粗粮,定期吃点小米棒子面、红薯。粗粮中纤维素更好,含量丰富,有助于调整脂肪和糖的吸收、代谢,一个星期吃2~3次粗粮,还能防止便秘。
  “不甜不咸”不是说不能吃甜的,只是甜的不要太多,白糖里没有别的营养,所以不能吃太多;“不咸”比较复杂,1天6克左右盐最理想,当然自己不好测量。中国膳食分4种类型:最好像广东人那样,广东人膳食平均1天6~7克盐,最清淡;第二是上海型,上海人1天8~9克盐,他们喜欢放点糖,不太咸,这也很好;第三就是北京人,1天14~15克盐,这样就多了,应该砍掉1/3或一半;盐吃得最多的是东北人,1天18~19克盐,就太多了,要减少一半。所以,东北人高血压、脑卒中也多,广东人发病就少,当然原因很多,但吃盐少是一大因素。虽然人群中只有1/3的人对盐敏感,但总的来说,中国人吃盐是偏多的。最简单的方法,最好学学广东人和上海人的饮食。有个反面的例子:过去日本北海道居民有吃咸鱼的习惯,一天吃30多克盐,结果得了两个外号——“胃癌王国”和“脑卒中王国”。后来有了冰箱以后,可以将鱼低温保鲜了,不再靠用盐腌保质,盐吃得就少了,胃癌发病率直线下降,说明高盐膳食对胃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国北方某地为胃癌高发地区,与饮食中多盐极有关系。
  “三四五顿饭”,一天至少三四顿饭。学生只吃两顿饭,会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为什么呢?只吃中晚两顿饭的人11点钟就低血糖,血糖一低,注意力、记忆力下降,思想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日积月累对学习有很大影响。所以,中小学生必须吃早饭,而且吃的质量要好。中年人如果不吃早饭,一天两餐,容易患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冠心病。
  最好一天吃四顿饭,如果条件许可,尽量少吃多餐。离退休下来,时间由自己支配,条件好的,我建议可以改成一天吃四五顿。越是少量多餐,血糖波动越少,血甘油三酯波动少,胃负担轻,有助于减肥。一天吃五顿饭,不是越吃越多,而是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于预防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比如说早上加一顿,下午四五点钟吃一顿,像点心一样,晚饭吃得晚一些,也有人用夜宵代替了,这样总量并不多。
  “七八分饱”,吃饭七八分饱是最好的习惯,千万不要吃得太饱。我国古代中医对于养育小孩,就有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一说。小儿要平安,三分饥和寒,大人也一样。动物实验、历史经验都证明,吃七八分饱,身体最少患病。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研究:养200只猴子,100只猴子随意吃,另100只猴子定量供应,只给吃七八分饱。10年观察下来,100只放开肚子吃饱的猴子,肥胖的多,胆囊炎的多,胆石症的多,高血压、冠心病的多,死了50只;而只吃七八分饱的猴子,苗条的、身体健康的、精力充沛的多,10年当中仅死了12只。研究证明,所有健康的、长寿的猴子多在吃七八分饱的这一组。什么叫“七八分饱”,就是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想吃饭,还能再吃,即还有食欲,肚子不撑。这控制起来比较难,像我们这样吃起来,总觉得那是最好吃的时候,离开餐桌不太容易。
  “五”,是指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具体多少呢?400克蔬菜、100克水果,这样一天的纤维素就够了。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对预防肿瘤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就是餐桌上的“红黄绿白黑”。这是一个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就是指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或黄酒。世界卫生组织所做的一个冠心病调查发现,法国人膳食结构跟美国人差不多,但法国人的心脏病死亡率是美国的1/3还不到,法国是世界上冠心病死亡率较低的国家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喝红葡萄酒,葡萄酒消费名列世界前茅。红葡萄酒可以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促进脂肪代谢,减少动脉硬化,但是饮用量不能太多,按中国人标准每天50~100毫升为宜。喝少量酒可以减少动脉硬化,另外还可以改善食欲。黄酒、白葡萄酒也同样有效;白酒要少些,一天只能25克,啤酒约300毫升。喝酒千万不能过多,过多害处无穷。还有个“红”是西红柿。国外有人研究认为,每天吃1~2个西红柿,前列腺癌发病率减少45%,这是一个很简单、很好的方法。
  “黄”是指黄色蔬果,如胡萝卜、柑橘、红薯、老玉米、南瓜、西瓜等,这类蔬果含有胡萝卜素较多。我们中国人的膳食中比较缺乏胡萝卜素,补充它对人体非常有好处。儿童缺乏胡萝卜素容易得肺炎、扁桃体炎、感冒,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成人缺乏胡萝卜素,肿瘤、动脉硬化发病多。所以,补充红黄色蔬菜非常重要。
  “绿”指绿茶和深绿色蔬菜。先说茶,在各种饮料中茶最好。在茶里面,绿茶又是最好的,因为绿茶制作过程简单,茶叶里含的茶多酚非常丰富,茶多酚能发挥有效的、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专门研究喝绿茶的地区,发现肿瘤患者明显少,动脉硬化发病也较少。动物实验表明,绿茶在预防动物的肿瘤方面很有效,这点人们很早就知道了。另外,很多实验证明,喝茶还有一个好处——调节情绪。因为现在生活紧张,光喝饮料没有这种气氛,喝茶在中国叫茶艺,在日本叫茶道,在韩国叫茶礼。喝茶比较休闲,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抛开烦恼。古今中外对茶文化有很多研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茶的效用。茶不但有营养保健作用,还有心理平衡作用。
  绿色蔬菜里颜色有深有浅,颜色越深,所含的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就越多。
  “白”指的是燕麦粉或燕麦片。燕麦的保健作用是美国在1963年发现的,在30余种农作物中降胆固醇效果第一,还能降甘油三酯,降低血液黏稠度。燕麦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非常合理,特别对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它含粗纤维及可溶性纤维比较多,含不饱和脂肪酸也多。据报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每天早餐必有一杯牛奶、一杯果汁和燕麦面包,很科学、很合理。早餐一碗燕麦粥已成为许多健康老人的健康食谱。我国有燕麦品种900种,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的燕麦是当年北京心肺研究中心的科研品种,质量优良。
  “黑”是指黑木耳。它对调节血液黏稠度有很大好处,它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这是美国科学家1983年在一名华侨病人身上偶然发现的。在研究中发现,吃黑木耳的人血黏度很正常,效果类似阿司匹林。后来北京心肺研究中心专门研究过,一天食用5~10克黑木耳,也就是500克木耳吃50~100天,血黏度就会下降,因此说长吃黑木耳的人不容易形成脑血栓和发生心肌梗死。
  (下期刊发:适度运动——高血压预防保健的第二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