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1期

婴幼儿肛色可辨腹泻类型

作者:王廷兆

  婴幼儿由于脏腑娇嫩,消化能力弱,初能饮食,见食即索,不择精粗,不知满足,加之父母溺爱,有索便给,饮食不节,内伤脾胃,往往导致腹泻。古代医家言:“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肛门为粪便排出之道,为脾肾所司。因此,婴幼儿肛门颜色的变化,对诊断小儿腹泻的寒热虚实,指导用药,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1 肛门色红不肿,为伤食泻。
  
  小儿为“纯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若过进乳食,积食停滞,极易化热,热盛则红,表现于外,故肛门发红。治法应消食化积,健脾开胃,佐以清热祛湿。中成药可用“三甲散”、“婴儿素”、“六一散”等治疗。单方可用鲜苹果3~5片,山楂糕1/4块,青茶少许,同煎加白糖适量内服,一日3~5次,连服3天。
  
  2 肛门红肿,为湿热泻。
  
  腹泻小儿肛门红且肿,是指肛门周围皱褶减少、变浅、外皮发炎水肿而言。湿热交蒸,表现于外,故肛门既红且肿。治疗应清热利湿。中成药可选用“香连丸”、“克泻灵”或“黄连素”。单方可用鲜马齿苋一把,凉开水冲洗干净,绞出汁加白糖适量温服,每次服1~3勺,一日3~5次;或采鲜鱼腥草一把,水煎服,效果亦佳。
  
  3 肛门不红不肿,为脾虚泻。
  
  小儿“脾常不足”。脾主运化而升清阳。脾为乳食所伤则水谷不化,清阳当升不升而下陷,水谷夹杂,清浊不分,下走大肠则生飧泄。此属脾气虚弱,故肛门不红不肿。治法应益气健脾佐以利湿。中成药可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单方可用大红枣3~6枚,鲜苹果3~5片,鲜荷花3~5片共煎,加白糖适量,每次食枣1~2枚,饮汤,一日3次。
  
  4 肛门暗乌色,为脾肾两虚泻。
  
  暴泻伤阴,久泻伤阳。新泻为脾病,久泻则由脾及肾。肾司二阳,脾肾阳虚,命门火衰则真脏色露,外现其窍,故肛门现暗乌之色。治法应补气健脾,回阳祛寒。中成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十全大补丸”。单方可用人参3~6克,炒白术3~6克,生姜1~3片,大枣3~5枚,水煎服,红糖为引;外用白胡椒3~5粒,研细粉填入肚脐内,外用白胶布贴之。若出现气阴两亏,阳虚不固的脱水危症,应立即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