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1期

患了分泌性中耳炎为啥不用滴耳药?

作者:张 浩

  小忻刚过而立之年,已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平时业务繁忙,经常乘飞机出差。这次出差刚回来,就觉得左耳耳内闭塞感,像被一团棉花堵住,听力下降,只能用右耳接听手机,情急之下来医院看病。医生告诉她患了分泌性中耳炎,给予1%麻黄素滴鼻,并让她服用一些抗生素、抗过敏药和糖皮质激素。回到家里,她遵照医嘱用药,一周后症状消失。欣喜之余,她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患了中耳炎,怎么不用滴耳药?
  
  追根寻源找病因
  
  其实,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性疾病,以耳内闷胀感、听力下降和中耳积液为主要特征,患者的耳内并不流脓。这种病的主要原因是:(1)咽鼓管功能不良、阻塞。常见病因有很多,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肥厚性鼻炎、巨大鼻息肉、鼻咽癌等。特别是当患者感冒或乘飞机后,咽鼓管的通气功能发生障碍,中耳内的空气被吸收后逐渐形成负压,故患者觉得耳内闷胀、听力减退。(2)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3)免疫反应。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人可合并I或II型变态反应。临床上亦发现,本病患者中合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较多,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
  
  针对病因早治疗
  
  明确了本病的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接下来的问题便迎刃而解。医生会给予麻黄素滴鼻剂,如1%呋麻滴鼻液。需注意,这不是用来滴耳的,而是滴鼻的。因为咽鼓管的开口一端在鼻腔后部,另一端在中耳腔,滴鼻后可以减轻咽鼓管肿胀,改善咽鼓管通畅度,使中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消除患者闷胀的感觉。滴药时应先将鼻腔内分泌物清理干净,然后取平卧位,头后仰伸于床外垂下,使外耳道与下巴在一垂直线上,然后向患侧鼻孔滴入3~4滴药液,轻压鼻翼,并将头向患侧倾斜,使药液充分接触黏膜表面,2~3分钟后可坐起。一般每日滴药3~4次。同时需要服用一些抗菌药物,成人可用头孢拉定0.5克,一日4次,或氟嗪酸0.1~0.2克,一日3~4次;小儿可用阿莫西林或头孢克洛糖浆口服,剂量需根据医嘱。由于本病与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有关,因此医生会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过敏药物,可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等口服,作短期治疗。同时口服氯雷他啶或西替利嗪,每天只需10毫克。
  
  多管齐下疗效好
   除了药物治疗,其他方法还有:(1)咽鼓管吹张。方法是:用手指捏住鼻孔,然后用力向外鼓气,以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2)当怀疑有中耳积液时,可行鼓膜穿刺术,抽吸出中耳腔内的液体。如果反复穿刺无效,或抽出的液体较黏稠,可以考虑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将通气管嵌放于鼓膜切口上,留置6~8周,以利于中耳内液体的引流。(3)由于腺样体肥大在本病病因中的重要作用,腺样体切除术已成为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方法之一,以解决咽鼓管的阻塞。
  综上所述,分泌性中耳炎不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中耳炎,虽然症状表现在中耳,但中耳邻近器官的病灶导致咽鼓管的阻塞才是发病的根本。因此,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的病因治疗显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