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2期

戒烟限酒

作者:戒 烟

  吸烟有害健康,已经宣传了很久,但收获不大。为什么,这是一个知、信、行的问题。专门研究发现,知道吸烟有害的人大约占95%,认为吸烟有害、想戒烟的占50%,真正戒烟成功的却只有5%。从95%到50%,最后成了5%,从知识到信念到行为这个差距太大了。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造成知、信、行这么大的差距呢?知道有害却戒不了,是什么道理呢?有两个原因。从客观上讲,因为吸烟的危害不是立刻可见的,它不是说吸烟后马上身体就不行了,像慢性中毒一样,它的时间间隔比较长。吸烟可以造成冠心病、肺癌、脑卒中这些病,因果是肯定的,但不是惟一的作用因素。不是说吸烟后必定就得肺癌,必定发生脑溢血,它是肯定有危害的,但不是百分之百。因为不吸烟也有得肺癌的,因而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迫切或产生侥幸心理。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宣传也不够,没有真正把吸烟的危害宣传透。最近,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发表文章抨击某大国向世界出口死亡。这个大国在国内号召百姓为了健康不要吸烟,吸烟会造成死亡。可是却大量生产香烟,政府给烟草商出口补贴,让他们的香烟大量出口,卖给非洲人、亚洲人,最后使非洲人、亚洲人死得快,把昧心钱赚回去。德国科学家义愤填膺地抨击说:“这个大国向世界出口死亡,是世界的甲级战犯”。因为他让自己国内的老百姓少抽烟,使国内吸烟率下降,而让其他国家的人去“死”。
  为什么好多人不愿戒烟?他们认为吸烟的害处未必有宣传的那么大,可能医生的宣传是言过其实。我想告诉大家:吸烟有害是绝对的、真真切切的!我可以给大家讲一个历史短故事。1962年时全世界还不知道吸烟有害,英国皇家科学院发表一份报告首先提出吸烟有害健康。一次,美国总统肯尼迪召开记者招待会,有记者问肯尼迪:“您同意英国皇家科学院发表的吸烟有害健康的文章吗?您的医学顾问同意不同意?如同意的话,政府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个问题很尖锐,肯尼迪婉转地回答说,现在股票行情低迷,这个问题很敏感,我以后回答你。肯尼迪回去后立即让卫生总监召集全国最有名望的科学家成立专门委员会,独立对吸烟的害处进行研究,不受任何影响,这个委员会提出了一份包括150位美国最有威望的科学家的名单。为了保证这次科学研究的中立、客观、可靠,要在这150位科学家中选出11位,而且必须由政府和烟草公司共同遴选,双方都同意才行。最后,烟草公司提出其中有一名成员不行,几年前他曾在一个会议上说过吸烟有害健康,这个人还没研究,怎么知道吸烟有害,他有偏心眼。最后把他筛选掉,终于这10个人大家都同意了。经过两年的独立研究,全过程绝对保密,资料送到政府,按照军事绝密文件的规格,美国国会将正式宣布,让全世界都知道吸烟到底有没有害。星期五不敢开发布会,怕股市波动,时间安排在星期六,正式宣布:“吸烟有害于健康!吸烟是造成肺癌、心血管病、脑卒中、冠心病和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缩短寿命。”这一下像炸弹爆炸一样,产生了轰动效应。以后所进行的6万多项科研结果都证明吸烟有害。所以吸烟有害是绝对的、肯定的,无论如何大家一定要克服。有些人说戒烟不容易,其实戒烟容易不容易,主要是看有没有意志力,不用什么戒烟茶、戒烟糖、戒烟药,说戒就戒。我们有些人一得了肺癌,立即就戒了,一得了脑溢血,当天就戒了。俗话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人一被证实由于吸烟而判处“死缓”,当时那种求生欲望会产生极大的控制力。我们提倡的是自觉地去做,靠意志也能戒烟。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量的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的酒是罪魁祸首。少量的酒是多少?按国外的标准是30克酒精,按我国标准是15克酒精。这样,葡萄酒、绍兴酒是在100毫升以内,60度白酒就是25毫升,啤酒大约是300毫升,一定不能超过这个量。保险公司统计表明,少量饮酒者比不饮酒者预期寿命长1岁,而酗酒者折寿至少6年。酒喝多了以后很危险,据研究,40%的交通事故、50%的犯罪、25%的重病人都是酗酒惹的祸。长期大量酗酒,可诱发食管炎、胃炎、胰腺炎等。乙醇存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自由基,可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造成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异常等。
  (下期刊发:《心情舒畅——高血压预防保健的第四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