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期
怕见公婆的谢小姐
作者:陈圣祺
那天,谢小姐的男友下午3点刚过就来与她相会,打算准备准备5点钟出发去他家。使人不解的是谢小姐根本没有去未来婆家的喜悦和激动,也没有往日的温柔,而更像一个更年期妇女,嘴里不停地唠叨:“我不想去,你一个人去”。面部的表情肌显得有些僵硬,嘴唇也不时地哆嗦,搞得其男友心里很不是滋味。谢小姐的男友耐着性子着实劝慰了好一阵子,总算使谢小姐的情绪逐渐地平静下来。其男友悬着的心着地还没有多久,正所谓:好事多磨,坏事过三。就在出发上车的当儿,谢小姐又犹豫不决,后悔起来,死活不愿去。这下子惹得其男友火冒三丈,迫不得已他使出了杀手锏:“你今天不去,我俩就分手。”在男友气愤言语的震撼之下,谢小姐这才猛然有所醒悟,在理智的驱动下她的情绪也开始缓和下来,后来在男友的好言相劝之下,谢小姐重新略施粉黛驱车赴男友家。
随着车轮的滚滚向前,谢小姐的男友从反光镜里注意到谢小姐的面部表情不知什么时候又出现了紧张和焦虑,于是他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起来,他不敢想象还有什么事会发生。还好路程不算远,20分钟不到就来到了目的地。在男友的陪伴之下,谢小姐总算与未来的公婆见了面。尽管谢小姐身子有些颤抖,讲话也不自然,但马马虎虎还算得体。再说,对双方而言,这是第一次见面,当时的气氛也比较热烈,交谈的语言也很简单,因此,互相寒暄了几句就落了座。如果说当时除了谢小姐紧张外,确切地讲还有一个人比谢小姐更紧张,那就是其男友。看到谢小姐局促不安的神情,同时也考虑不影响父亲大寿的喜庆气氛,谢小姐男友假装高兴的样子,就催促父母亲入席上菜。正当其男友暗自庆幸之时,突然家中来了不速之客。原来男友父亲多年不来往的老师弟也不知是哪根神经接上了头,想起了师兄的大寿,不打招呼兴冲冲拎了蛋糕前来祝寿。就当他在门口出现的一刹那,谁也没有想到坐在门对面的谢小姐突然尖叫了一声跌倒在地,不省人事。于是众人手忙脚乱将谢小姐扶起,急急忙忙送往附近一所医院。
谢小姐的男友还当她得了什么急病,想不到医院的各项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血、尿等都正常。为其诊疗的医生也百思不得其解。好在这位医生对心理知识有所了解,于是向谢小姐和她的男友建议转到心理门诊咨询看看。
实际上谢小姐在与公婆见面这件事上,前前后后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其中缘由是她患上了一种称之为“社交恐怖症”的心理障碍,而最后跌倒在地、不省人事是这种病症在临床上发作到一定程度时的最为严重的表现。
社交恐怖症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往往与个体在心理发育过程中所受到的创伤或特殊的成长环境及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医生才探究到表面高雅、气质不凡,内心却相当自卑且缺乏安全感的一个真实的谢小姐。原来谢小姐有着不幸的过去。当她还在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某国营企业担任副总经理的父亲因受贿受到查处,并在审查期间自杀身亡。父亲的去世,不仅使她的家庭经济一落千丈,也使她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打击。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始终解不开这样一个谜,为什么过去要好的同学远她而去;为什么原来家里门庭若市,现在却一年也没有来客;为什么过去她是人见人爱,现在是人见人烦;为什么现在自己被人欺负也没有人来帮忙。谢小姐就是在这样世态炎凉的岁月中逐渐地成长起来的。但与此同时,她的性格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由过去活泼开朗变得寡言少语;由喜欢与人交往变得离群索居。然而,谢小姐在学习上却变得异乎寻常的勤奋,这也许与她相对较少的干扰和分心有一定的关系。于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谢小姐的心理上出现了一个奇异现象,一方面优秀的成绩使她鹤立鸡群,傲视他人;另一方面家门不幸又使其自卑和胆怯并缺乏安全感。这种矛盾的心理始终纠缠着她,直到工作以后,随着社会生活体验的增加和外部环境的好转,她才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并非像她过去所认为的那样单调和乏味,尤其是在她与心仪已久的男友相恋之后,更感到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但是,怕被人看不起,怕有人知道其家里的过去,怕失去心爱的男友这个结始终难以排遣,并随着感情的加深而日益加剧。然而谢小姐这一潜意识却通过伪装,以害怕社交、怕见陌生人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从而来回避不堪回首的过去。
目前认为,社交恐怖症除了与个体幼时所遭受的心理创伤密切相关外,还与个体脑内一种称之为5-羟色胺的神经递质的短缺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治疗上,必须采取认知行为和小剂量的药物综合措施,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后来,谢小姐经过短短几个疗程的治疗,原有的社交恐怖症状就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最近听说谢小姐已身披婚纱,正与心爱的男友赴南洋欢度蜜月。
(作者每周二下午、五上午有专家门诊)
上海糖尿病助医中心建立
《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出版
本刊讯世界糖尿病日(2002年11月14日)这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为糖尿病患者推出了一系列服务。
建立糖尿病助医中心。瑞金医院与上海市卫生局合作建立了上海助医网糖尿病助医中心(www.91985.com)。糖尿病患者或亲属(易感人群)可以通过网络建立电子病例,实现医患对话;医生可对患者的病情实施全天候监控,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医用药。
出版《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由全国著名的内分泌学专家、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许曼音主编的《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糖尿病的病因及诊断、药物和心理治疗、自我饮食管理、家庭护理技巧、预防保健等方面都有科学详细的分析指导,是糖尿病患者治疗性教育不可多得的科普教材。
(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