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2期
你贫血吗?
作者:厉曙光
当体内缺铁时,铁损耗可分为三个阶段: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和缺铁性贫血期。前两期由于没有明显的血液红细胞改变,无明显贫血症状,称为隐性铁缺乏症,而缺铁性贫血期则是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至今仍是世界各国普遍而重要的健康问题,即使在城市,儿童、孕妇、乳母和老年人的缺铁性贫血仍不容忽视。
缺铁除引起常见的贫血症状外,还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孕妇和儿童缺铁可影响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而对老年人来说,缺铁性贫血不仅可使基础疾病恶化,还促使衰老过程加速,严重影响健康。另外,铁缺乏还增加铅的吸收,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比正常儿童高3~4倍。
主要症状
缺铁性贫血常表现为头昏乏力、耳鸣眼花、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效率下降、冷漠呆板;黏膜或甲床苍白、皮肤干燥萎缩、毛发干燥脱落、指甲扁平、反甲、脆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心慌气短、心脏扩大、浮肿;月经失调等。严重者可有萎缩性舌炎、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口角炎等。对有长期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而检查血红蛋白(Hb)正常的隐性铁缺乏症患者,应常规作储存铁(正常值为血清铁蛋白SF≥12微克/升)检查,以求确诊。
缺铁原因
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婴幼儿未及时添加合理辅食,幼儿偏食厌食,女性长期节食,老年人饮食单调、体弱进食少等,都极易缺铁。
慢性失血。如痔疮、钩虫病、消化道溃疡、月经过多、多次妊娠等。
需铁量增加。如妇女妊娠或哺乳期、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长期大运动量训练等。
铁元素吸收不良。如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缺乏、慢性腹泻等。
治疗原则
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
服用铁剂时,首先应注意选择制剂。三价铁和有机铁在肠道不容易被吸收,必须先变成游离的二价铁。现有制剂中葡萄糖酸亚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右旋糖苷铁、琥珀酸亚铁均属二价铁化合物。枸橼酸铁铵为三价铁,须在胃肠道内还原,因它易溶于水,可配成10%水溶液,便于小孩服用,故适用于儿科病人。
其次是补铁的剂量和时间应充足。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排除缺铁因素后,若补铁的量不够,贫血就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口服补铁至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水平后,还应继续服用小剂量铁剂(一日0.3~0.6克)3~6个月,以补充体内的储存铁。
如果口服铁剂足量而效果不好时,可考虑改用注射用铁剂,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病人还可以输血治疗。
注意事项
食物中的植酸、磷酸盐、草酸盐等影响铁剂吸收,所以若无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提倡在餐前或两餐间服用铁剂。四环素、消胆胺、碳酸氢钠等药物及牛奶、蛋类、植酸、钙剂、茶、咖啡等可抑制铁的吸收,而肉类、果糖、氨基酸、脂肪、酒精、维生素C等则可促进铁的吸收。口服铁剂的同时并用维生素C可收到良好的补铁效果。口服乳酸亚铁水剂或糖浆剂后容易使牙齿变黑,应用吸管吸服。
治疗缺铁及缺铁性贫血还应尽可能去除导致缺铁的原因,积极治疗引起贫血的基础疾病,而合理的膳食结构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对隐性铁缺乏者。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黄豆、大枣、蜂乳、芝麻酱、黑木耳等,使用铁锅烧菜或煮粥,都有利于铁元素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