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中医治疗

作者:孙卓君 张婷婷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不孕患者约占30%~40%。中医认为女子孕育与胞宫(子宫)、天癸(月经)、冲任督带(与女子经带胎产有关的经络)以及脏腑(肝、肾、脾)功能密切相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异位组织长期瘀阻导致精卵结合障碍,肾精不能施化而致不孕。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为主,温肾养精为辅。主要分两型辨证施治。
  
  气滞血瘀型
  
  婚久不孕,经行小腹胀痛难忍、拒按,月经提前或延后,经色暗红,质稠,量少,行而不畅。乳房胸胁胀痛,善叹息,心烦易怒。舌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宣郁通经汤(《傅青主女科》)
  白芍15克,当归12克,丹皮12克,山栀9克,白芥子6克,柴胡9克,香附12克,川郁金9克,黄芩6克,生甘草3克。
  服法经前5天至经期第2天,水煎,早晚分服,一日1剂。
  加减少腹胸胁乳房胀痛,胀甚于痛者,加川楝子9克;痛甚于胀者,加蒲黄12克,五灵脂12克,延胡索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全蝎1.5克(吞);少腹刺痛,黄带多,加红藤12克,败酱草12克;疼痛剧烈者,加全蝎9克,乌药9克,三棱9克,莪术9克;经行腹痛剧烈,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9克,半夏9克;月经量多,有血块,块下痛减者,加蒲黄9克,槐花9克,茜草根12克,刘寄奴9克;小腹胀坠或痛连肛门者,加姜黄9克,川楝子12克;小腹冷痛者,加艾叶9克,小茴香9克;便秘者,加大黄6克,枳实12克;心烦失眠,加炙远志6克,合欢皮10克。
  
  肾虚瘀结型
  
  婚久不孕,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或有冷感,喜按,月经量多或量少,色紫暗红或淡质稀,夹有血块。痛甚则恶心呕吐,肛门作胀,大便溏薄。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清长,面色晦黯,舌质淡红,舌边有瘀点,苔薄,脉沉细或细弦。
  治法温肾养精,活血化瘀。
  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熟地15克,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9克,鹿角片6克,菟丝子12克,杜仲12克,当归12克,肉桂3克,制附片6克。
  
  服法与加减
  
  月经第5天至第10天,去鹿角片、杜仲、肉桂、制附片。加冬青子9克,旱莲草20克,茯苓12克,制首乌15克,仙灵脾12克。水煎,早晚分服,一日1剂。
  月经第11天至第16天,去枸杞、杜仲、制附片。加仙茅9克,仙灵脾12克,党参30克,肉苁蓉12克,覆盆子12克。水煎,早晚分服,一日1剂。
  月经第17天至第25天,去杜仲、当归、肉桂、制附片。加川芎9克,泽兰12克,茺蔚子12克,香附12克,牛膝9克,路路通12克,王不留行9克。水煎,早晚分服,一日1剂。
  月经期去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片、肉桂、制附片。加丹参15克,桃仁9克,泽兰12克,陈皮6克,牛膝9克,蒲黄12克,白芍15克,香附12克,益母草30克,一日1剂。
  (孙卓君主任医师周一、二上午有专家门诊,张婷婷副主任医师周三下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