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5期

病毒性肝炎的传染与预防

作者:蒋 健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目前肝炎病毒可分为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戊型(HEV)、庚型(HGV)及输血传播性肝炎病毒(TTV)。EB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等也能引起肝炎,但不属于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消化道传播。甲肝病人或其亚临床感染者(虽然感染甲肝病毒,但并无临床表现)由大便排出甲肝病毒,通过污染食物、水源而传染给他人。感染了甲肝病毒后,一般需经30天左右的潜伏期才会发病,恰恰在潜伏期末和发病初期,患者的粪便有大量甲肝病毒排出,此时传染性最强。因此预防此病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并隔离病人,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必要时用煮沸或甲醛、乙醇、紫外线等方法消毒;或注射甲肝疫苗、丙种球蛋白。一旦临床发病以后,传染性反而大大减弱,因此国外一些医院对临床发病的甲肝患者并不采取严厉的隔离制度而收入普通病房。甲肝病人痊愈出院回家后,不再具有传染性,在家中没有必要分碗筷进行所谓的“隔离”了。
   乙型肝炎主要经血传播,如输血和血制品、注射、手术、血透等,其中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是日常常见的经血传播方式。母婴垂直传播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孕妇经由宫内感染胎儿或分娩时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是由性行为过程中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肉眼不易察觉的微量出血传播所致。此外,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乳汁、尿液、唾液污染等密切接触的水平传播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决定传染性强弱的关键指标是e抗原(HBeAg)和HBV DNA,这两个指标常常结伴同时出现,代表病毒量多、传染性强;而e抗体阳性(此时e抗原往往呈阴性)和HBV DNA阴性则代表病毒量少,传染性弱。例如e抗原阳性母亲的垂直传播率高达90%,而e抗体阳性母亲的垂直传播率仅为10%左右。
   一般而言,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仅表示乙肝病毒感染或既往感染,与传染性强弱无关。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表示宿主已获免疫力,一般由注射乙肝疫苗或患急性乙肝及不显性感染HBV痊愈后而获得。
   需要指出的是,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有两种临床类型,一类是乙型肝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另一类是无症状携带者(即其肝功能正常,但并不是真正表示肝脏没有炎症)。乙肝病毒传染性的大小与临床类型无关,而主要与e抗原和HBV DNA阳性与否有关。由此可见,无症状携带者由于具有隐蔽性,在传播上更具危害性。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好办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有血源疫苗和重组疫苗,接种时间可按0、1、6月或0、1、2、12月接种。前者适用于暴露前预防,后者产生免疫应答较快,适用于暴露后预防。凡感染乙肝病毒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及其子女,接触血液与乙肝患者的医务人员及实验室工作人员,肾透析、交换输血的病人和工作人员以及同性恋、集体生活的人群,均需注射乙肝疫苗。为了更有效地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主张联合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第三次接种完毕后以及相当一段时间后均需定期检测抗HBs滴度,以便决定是否追加注射疫苗。
   假如遭遇经皮肤或黏膜接触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液的意外事故,应在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尽量争取24小时内合并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一个月后再重复注射1次。
   夫妇间的传染在结婚3年内传染性相对较高,以后则相对减低,使用避孕套可减少夫妇间的传染。许多医生主张在家庭生活中实行分餐制,病人应有自己专用的物品,但事实上很难完全彻底地分得开。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10%左右,据报道人民币上的乙肝病毒污染率也高达10%,除非注射乙肝疫苗,否则在家庭内外都是“防不胜防”的。
   对乙肝病毒的消毒方法可选用3%漂白粉精,0.2%~0.5%过氧乙酸,12%~15%过氧化氢,2%戊二醛,1%碘酊等。
   丙肝、庚肝和输血传播性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病毒相同,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防止这些肝炎病毒。只是目前这些肝炎病毒的疫苗尚未开发成功,只能通过间接手段预防。
   丁肝病毒一般与乙肝病毒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因此,预防了乙肝病毒感染,亦即预防了丁肝病毒的感染。
   戊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同甲肝病毒,预防措施也类同于甲肝。
   (作者每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