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血糖的自我监测(上)

作者:花 霞




  
  自我监测血糖的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到糖尿病的治疗中来。糖尿病治疗的疗效观察主要靠血糖监测,医生则根据血糖改变来调整药物及治疗方案。血糖监测不仅是糖尿病控制状况的重要指标,更是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的好助手。
  血糖监测中不同指标的含义:
  
  空腹血糖
  禁食8小时以上,次日早餐前测得的血糖值。其水平的高低与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状态有关,部分糖尿病患者可正常。
  
  餐后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开始进餐后2小时的血糖,其水平的高低与增加糖负荷刺激后机体胰岛素分泌的水平有关。它比空腹血糖更能反映较早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部分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尚可,空腹血糖正常,而糖负荷刺激后胰岛素分泌不足,餐后血糖则升高。临床上经常接触到只重视空腹血糖的患者,其实餐后高血糖与空腹高血糖一样,对血管、神经都有损害,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使损害加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含多种成分,其中以HbA1c量最大,其生成缓慢且不易逆转,不受短期血糖波动的影响,而与血糖总体水平有关,即血糖越高,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所以可反映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如临床上HbA1c小于7%,说明在前一段时间内(采血前两个月)血糖控制较满意,即使偶然检测血糖较高,也无需惊慌;若HbA1c为7%~8%,控制一般;若HbA1c超过8%,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也要迅速找原因。糖尿病患者应每2~3个月监测一次HbA1c。糖化血红蛋白目前尚不能自我监测。
  
  低血糖
   血浆葡萄糖低于2.8毫摩尔/升。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的绝对值及血糖下降的速度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是难免的。其表现可以多种多样,个体之间可以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若血糖下降速度较快,可出现心慌出汗、焦虑紧张、脸色苍白、饥饿感等,进食少量含糖饮料或糕饼点心即可缓解,若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神经精神表现,包括定向力下降,不能自理,严重者可发生昏迷。若血糖下降速度缓慢,常表现为意识模糊、头痛头晕或精神异常等,容易疏忽。此外,65岁以上病程较长的患者,因并发糖尿病神经病变,对低血糖反应迟钝,也有部分患者会反复发生不易察觉的低血糖,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应以“适当控制高血糖,严防低血糖”为原则。
   (本文承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高鑫教授指导,谨表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