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颈椎病的病因及症状

作者:李广智




  《家庭用药》杂志副总编辑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即平常所谓的“脊梁骨”。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分颈椎、胸椎、腰椎和骶椎4个部分。颈部由7块颈椎组成,上端承托着头颅;胸部由有12块胸椎组成,与肋骨、胸骨一起构成胸廓,是躯体活动和承担重量的支柱;腰部为5块腰椎;骶尾部由骶骨、尾骨构成,与髋骨一起组成骨盆。
  从人体的前、后面观察脊柱,可见到各部椎体和椎间盘。从上到下应比较直。
  从侧面观察,可见脊柱呈S形,有颈、胸、腰、骶四个弯曲(见图1)。胸段和骶段凸向后方,并在婴儿出生后即存在,称为原发曲度;出生3个月后的婴儿抬头向前看时,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颈曲;出生后18个月的幼儿学习走路时,又出现了前凸的腰曲(见图2)。
  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是为了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外力的振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但在长期低头等不良姿势和颈椎间盘退变、脱水时,颈椎的前凸可以逐渐消失,颈椎前凸曲线甚至可变直和反张弯曲,成为颈椎病X线片上较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正常人的颈椎活动范围有多大?看过新疆民族舞蹈的人,无一不为新疆姑娘扭动脖子的优美舞姿而喝彩,这绝妙的动作归功于颈椎既稳定又灵活的特性。
  颈椎的活动范围要比胸椎和腰椎大得多,如头前屈后伸各50°~60°(俗称低头、仰头),左右旋转70°~90°,左右侧弯45°~60°,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范围逐渐减小。
  
  颈椎病是怎样引起的
  
  按照目前国际上较一致的标准,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累及周围的组织结构,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而引发的相应临床表现。伴随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患此病者高达50%,70岁左右几乎达100%。
  颈椎是脖子的中轴,共有7个,上下依次序相连。从上往下数,第1颈椎称寰椎,第2颈椎称枢椎,以下则依序号称呼(如第3颈椎、第4颈椎等等)。寰椎的外形像个指环,头颅就由这个“指环”与躯体相连。枢椎的椎体上方有一个圆柱形的突起叫齿突,寰椎套在枢椎的齿突上,以齿突作为转动的轴心。自枢椎以下,每两个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弹性结构垫,称椎间盘。
  椎间盘既坚韧又富有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又复原,具有弹性垫样缓冲作用。各个颈椎后方有一个椎孔,椎孔上下排成一列,加上相互之间的韧带连结,就形成了一个中空的管道,称为椎管,里面容纳了娇嫩的神经组织——脊髓。
  脊髓向上与大脑相连,向下依次向各椎间孔发出脊神经根,支配着头面部以外全身所有的感觉、运动与内脏活动。每个椎体的后外侧有两个突起,即横突,其中间有一个横突孔,供应大脑血液的椎动脉即从其中穿过。
  正因为颈椎周围有如此众多的重要组织存在,故椎间盘及椎间关节的老化退变,必然会累及这些相关的组织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引起颈椎退变的常见病因
  
  ①年龄因素
  就像一台机器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部件的磨损也日益增加。
  
  ②慢性劳损
   各种长期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都会加速颈椎结构的退变。如长期低头工作、不得法的倒立和翻筋斗、不良的睡眠姿势以及枕头高度不当等。
  
  ③外伤
   反复的头颈部外伤会加快颈椎间盘的退变。
  
  ④颈椎的先天畸形
   包括发育性椎管狭窄等,都易诱发颈椎病。
  
  颈椎病的类型及症状
  
  颈型
  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反射性地产生颈部酸痛、胀麻等不适感。颈型颈椎病,顾名思义就是指以颈部症状为主,一般没有肢体麻木、步行障碍等症状。颈型颈椎病好发于青壮年,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长期低头作业的情况,其主要表现为枕颈部酸、痛、胀,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病人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处于某种体位,个别病人上肢也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
  一般病人躺下后症状减轻,站位或坐位加重。做向上牵颈试验,颈部症状立即减轻或消失。在发作期可能出现颈部肌肉痉挛,以致病人采取“军人立正体位”(即颈部自然伸直,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在颈椎后方有病椎节的棘突处(正中两个突起的凹陷处)可有压痛,但多较轻。日常人们常说的“落枕”其实就是颈型颈椎病的一种表现。
  
  神经根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约占60%以上。由于髓核的突出和脱出、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等改变对脊神经根刺激和压迫所致。患者有颈肩部疼痛、僵硬、沉重感,反复发作,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或伏案工作过久而诱发。咳嗽、低头或仰头等颈部活动增加时症状加重。放射痛范围一般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至上臂、前臂和手指(见图3)。
  
  脊髓型
   由于压迫或刺激了脊髓而出现了髓性异常感觉、运动、反射障碍等症状,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也有因急性外伤后发病的。早期症状呈间歇性,劳累或行走过多后加重,以后逐渐转为持续性。患者觉胸腰部如被束带捆绑,肌肉僵硬,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可发展成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大小便失控,卧床不起。此型仅占颈椎病的10%~15%,但对患者影响较大。
  
  椎动脉型
   主要症状有眩晕、耳鸣、耳聋,其中眩晕是最常见的症状,约占此型病人的70%。有些患者仅表现为头昏眼花,一旦改变体位,如走路急转弯、急转颈或颈过曲过伸时,均易诱发眩晕发作或加剧原有的症状。该病引起的眩晕在仰视最易诱发。引起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的患者约占60%~80%。
  
  其他型
  (目前主要指食道受压者) 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道引起吞咽困难(经食道钡剂检查证实)等(见图4)。
  
  交感神经型
  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①头痛或偏头痛、头沉、头昏、枕部痛或颈后痛。②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眼窝胀痛、眼目干涩、视野内冒金星等。③心跳加快、心律紊乱、心前区疼痛和血压升高等。④肢体怕凉怕冷、局部体温偏低,或肢体遇冷时有刺痒感,继而出现红肿或疼痛加重。⑤发汗异常。
  临床表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有头昏眼花、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偏低、胃肠蠕动增加或嗳气等。
  
  混合型
  指兼有两种类型以上的症状,如既有颈部酸痛、手麻等症状(神经根型),又有眩晕、耳鸣等症状(椎动脉型)。此型病人的年龄多在50岁以上,全身状态不佳。
  所幸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提高,检查方法的改进, 加上全社会的关注,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可得到恰当的诊治。所以,颈肩痛患者完全没必要闻颈椎病而色变,更不要随意对号入座,自寻烦恼。正确的选择是,及时到正规的技术水平较高的医院找骨科医生就诊。
   (下期刊发《怎样预防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