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6期
使用OTC药物不可“自以为是”
作者:杜文民
某些患者凭着自我感觉不适,或个别明显体征,自我判断是“老毛病”,便不假思索地使用过去曾用过的某药。如此反复选用某药,将会造成一些不利后果。首先,有可能因同一种药的多次反复使用而产生药源性疾病。而且老毛病复发,其诱发因素未必相同,某些临床体征并非完全一致,原来所用药物也难以兼治新出现的并发体征。其次,反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极易产生耐药性,即使用后导致病情恶化。
随意增减
有些病人用药不能按时定量,疗程不分长短,忘服、漏服、乱服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的病情稍有好转,不适感觉明显减轻时,就不想再用药;有的因工作忙或其他原因,用药不便而忘服;有的为治病心切,急于求成而乱服,使用剂量随意加大,或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换品种。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增多、二重感染等。使用非处方药,更应该参照药物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模仿用药
有的病人自诊不明确,自认为自己的病症与他人相似,就模仿他人用药,却忽视了一人会有多种疾病共存。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诱发因素等。如常见感冒就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所用药物也就必然不同。还应该注意到同一药物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因病、因人科学地使用非处方药物,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多药并用
一部分医患双方都有这种心态,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采取多药并用,认为可达到防治兼顾的目的。事实上无指征的多药并用,必定会搅乱人体正常防御功能,易引起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高,有时会产生并发症而使病情加重,有时会掩盖病情症状,延误对疾病准确诊断和治疗。所以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不要用,能用单一药物就不宜多药并用。
久备不用
有些人为备急用,总是多买些药作为家庭备用药,以便需要时随时用之。由于患者缺乏对药物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及家庭保存条件的限制,不能按药物的特性加以贮存保管,有些药物因受潮、霉变、过期而造成浪费,因此家庭用药不宜久备。在保管上要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采取避光、防湿、低温、密闭等相应措施,经常查看、更换,确保家庭备用药品的质量。
为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提倡建立自我保健用药记录卡,详细记录健康状况、所患疾病发展过程、所用药品名称、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前后变化情况等内容,作为自身保健档案资料。通过这样不断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科学、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物,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将会有重要的帮助。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咨询服务电话:021-62408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