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7期

2型糖尿病的早防早治

作者:时健英 于德民




  
   2型糖尿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终身疾病,其患病率逐年增加。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上海市民糖尿病患病率高达8%。当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理想时,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生了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不仅造成治疗费用增加,甚至致盲致残,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更有甚者,过早死亡。因此,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及预防尤为重要。
   为了及早发现糖尿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引起注意并及时到医院诊治:①无明显原因的体重减轻,尤其是先前肥胖者。②具有糖尿病家族史,且年龄达到或超过40岁。③有巨大儿分娩史(出生体重大于4千克)。④有妊娠并发症,如多次流产史。⑤常发生反应性低血糖。⑥肢体溃疡,久治不愈者。⑦肥胖者。⑧年龄超过50岁者。
   为了明确诊断,在无急性情况时,通常可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诊断标准如下:
   1. 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为正常。
   2 .空腹血糖>7.0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诊断为糖尿病。
   3. 空腹血糖大于6.1毫摩尔/升而小于7.0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时,为空腹血糖受损。
   4 .空腹血糖<7.0 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毫摩尔/升而小于11.1 毫摩尔/升时,为糖耐量低减。
   糖耐量低减不是一种病,它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从正常发展到糖尿病的一个必经阶段,其主要特点是:餐后高血糖,并伴有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患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数倍。
   为了遏制糖尿病的迅速蔓延,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减少其并发症的危害,对糖耐量低减患者要进行干预治疗,这对早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糖尿病教育首当其冲,以让人们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认识并发症的危害,提高防病治病的意识。其中包括:①饮食控制,避免多食甜食,减少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食高纤维类食物,饮食定时定量。②戒烟戒酒。③适量运动,最好在三餐后1小时开始,多选择散步、慢跑等,每次30~60分钟,每周3~4次。运动强度中等即可,运动后心率(次/分)=170-年龄,坚持运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要注意,运动前饮用足够的水,同时要作血糖检测。④松弛身心,消除压力。在饮食运动疗效不理想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适当的药物治疗,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临床上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经过早期干预,摆脱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魔爪,健康快乐地享受生活。
   (于德民教授每周三全天在天津市和平区同安道66号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