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糖尿病简史及流行状况
作者:刘志民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因而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能合成。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及糖耐量降低,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随着病程延长,容易并发全身神经、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并可导致心、脑、肾、神经及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诸多并发症日趋增多,程度加重,成为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的内分泌代谢性失调。
糖尿病的发现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糖尿病的国家之一。在先秦时期,《淮南子.说三训》曰:“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后难复处也”。这里病消即指消疾,为古代最早的糖尿病病名。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消渴病是一个古老的病名,远在2 000年前,我国医学文献中就已有消渴病的记载。中医将具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善饥,而又消瘦无力(即三多一少症)的病人称之为“消渴病”,认为是阴虚燥热而致的一种疾病,用滋阴清热的药物(生地、玄参、花粉等)可以改善口渴多尿症状。中国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依据不同的病机、主证分别谓之“消渴”、“消瘅”、“肺消”、“鬲消”、“消中”等。古医书《说文解字病疏下》解释:“消,欲饮也。”《古代疾病候疏义》解释:“......津液消渴,故欲得水也。”隋唐时期甄立言于《古今录验方》云:“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名之为消渴病,多尿为其特征:“其人一日饮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载有:“渴欲饮水不止”,“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这些记载与糖尿病的症状相似。中医之消渴病,事实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消渴病实指具有口渴多饮消瘦症状的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尿崩症、热病脱水、甲亢等。只有狭义消渴病才相当于现在的糖尿病。如果只有消渴病症状,而无血糖升高,可以称之为消渴病,却不能称之为糖尿病。
印度也是记载糖尿病较早的国家,约公元前500年~公元400年间,梵文古医书The Susruta Samhita中载有尿甜如蜜的治疗。在西方罗马时代,约公元前30年Aulua Cornelius也描述过糖尿病。中亚细亚阿拉伯人(约公元850~892年)的史料里也见到了糖尿病的记载。公元1674年,英国人才发现了尿甜,将之命名为糖尿病。这个记载比中国人晚了1 000多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血糖升高”才是这种疾病的基本特征。但“糖尿病”这一名称并未因此而更改。现在“糖尿病”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现代医学的病名。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从以上文献记载看,糖尿病的渊源最早都根植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急剧升高的趋势。糖尿病近年已成为一种多发病,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均已或正在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世界三大顽症之一。
10年前全球糖尿病3 000万人,1997年WHO报告,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高达1.25亿,2000年已达1.6亿,预计2025年将增加到2.99亿。工业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发展中国家为高。美国的发病率是5%~6%,而且近年来有增长趋势,每年病人数增长6%。我国解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增高,1980年为0.67%,1994年为2.4%,1994年糖尿病的发病率较1980年增加了3倍,1999年升至3.5%,现在我国有糖尿病病人在3 000万以上,有人预计30年内将达5 000万人,将占世界各国糖尿病新增人数的首位。农村及山区低于城市。1992年中国11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显示,在35~64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4.2%,。
各国调查资料都表明,老年人的患病率高于儿童或青少年。美国糖尿病患病率高峰是65~75岁,我国的资料是20岁以下最低,40岁以上猛增(5.8%),60岁组为最高(42.7%),男性高峰在70岁以上组(46.91%),女性高峰在60岁组(43.34%)。
早期糖尿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在我国与西方工业国家都有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未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糖尿病主要与饮食过多及活动减少、肥胖有关,若不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则发病率还会持续升高,可达10% 以上,但如果我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率可望控制在6%~8%。因此,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重视早期诊断,发现糖耐量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可阻止40%的人群发生糖尿病。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病是当今值得重视的问题。(下期刊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应用》)
(作者每周一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