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9期
如何识别不可靠的“降糖药”广告
作者:张家庆
日前有位病友给我寄来3份有关糖尿病的广告,问这些广告可靠否?能否买来吃?因为这些广告看了实在让他心动!
这位病友能在看完广告后主动咨询医师,的确是明智之举,避免了花冤枉钱。而更多的人则是被广告中的词语所打动,花了不少钱而买来了失望!其实病人所损失的绝不仅仅是金钱,更宝贵的是治疗机会。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在许多年之内逐步形成的,及早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可减轻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一段时间控制不好,则进展的并发症将很难退回到原来正常状况。
近年来有关糖尿病的广告铺天盖地,如何识别其良莠,大有讲究。作为一个工作了49年的医师,我觉得有必要向广大糖尿病病友提个醒:看了广告后,咨询一下有经验的医师会有好处!
国家规定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不准在大众媒体上作广告,而且这些药的名称不准含有与治疗作用有关的字,如“糖”都得改掉,更不可能用“降糖”两字。因此可以说,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有关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广告,要么不是药物,例如保健食品之类,若是药物也是非法广告。
对这些“药物”要仔细查看有无国家药物批准号,如广告上没有也可打电话问。没有药物批准号,当然是非法的。
大众媒体上的治疗糖尿病的“药”,大多不是药,而是保健品。可以在广告上或包装上找到小字的保健品批准号“食健字”,而不是药物批准号“药准字”。而且在角落上应该有形似锅盖的保健品标志,下有“保健食品”4个很小的字。如为彩色印刷,标志应为蓝色。这些保健品往往以含糊其词的“调节血糖”作用而进入市场。国家规定,保健品不是药,没有治疗作用,不存在疗效。因此如果病人经济富裕,买些作为辅助治疗,也未尝不可。但切不可轻信“药物有副作用,保健品没有副作用”,而依靠保健品来治糖尿病,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即使它“没有副作用”,也无“正作用”呀!切莫因为用保健品而耽误了治疗良机。我们在临床上见到的用降糖鞋、降糖奶粉、降糖含片、降糖口服液、无糖饼干及降糖治疗仪而越“治”血糖越高的病人实在太多了。
目前人们对高科技的东西感兴趣,虚假广告就自吹“基因”、“纳米”、“突破”、“里程碑”、“轰动医学界”等等。目前医学对糖尿病尚不能根治,他们就用“根治”、“攻克”、“治愈”、“修复胰岛”、“打开被封闭的受体”及“清除胰腺病毒”等词句来糊弄人。其实2型糖尿病并不是由病毒所引起的。
这些广告上的“专家”头衔往往是“中华医协会”、“中医药协会”、“糖尿病协会”等的领导。其实我国临床医学组织只有“中华医学会”、“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等组织。他们的“协会”存不存在、合不合法都是问号。
广告上的地址有不少是“××信箱”,这样你寄钱去他能收到,以后有问题再找时,单凭信箱就找不到他了。即使花力气找到地址时,可能已人去楼空了。
他们的“药”往往自称为“祖传秘方”、“名贵中药”、“获国际金杯奖”等。其实世界级的学术会议决不会给某药颁“金杯奖”,好药是靠医学界公认的。
有些几元一片的“纯中药”,里面竟偷加了几分钱一片的降糖西药。他们非但骗钱,而且因不写明含量,常会导致病人发生低血糖,真是害人不浅。
还有一些“义诊”、“糖尿病教育”、“赠书”、“免费测血糖”等“献爱心”活动。如果不是政府或正式学会组织的,你就得警惕这是不是“幌子”,要看下一步会怎么样。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的!
根据以上这些内容,就可看出寄来的三份广告中,有两份是典型的虚假广告,另一份也有些问题!
(作者每周三上午在长海医院有特需门诊)